18岁,多么神圣的季节。
这生命的转折口,我们逐渐褪去幼稚的外衣,一步步走向成熟。听多了“你还小,还不懂事”之类的话语,遭受多了“你就不能成熟一点”的指责,站在这花季,我感到迷茫----------到底什么是成熟?
有人说:成熟意味着束缚。随着身后脚印的增加,我们开始深思熟虑,谨小慎微,但同时更加畏首畏脚,担惊受怕。数以万计的失败,逼迫着我们一次次在挫折后戴上重重的枷锁来保护自己。不知不觉中,忘记了收获的宝石,只记得失败的伤疤;忘记了未知的兴奋,只记得失败的恐惧。正如安德森所言:“挫折堆叠得很高,他摧毁了我全部的信心,直到我长大成人,再也没勇气尝试冒险。”
有人说:成熟代表着世故。踏入社会,功利的旋风席卷而来,每个人都习惯性地戴上面具。八面玲珑,处事圆滑,工于心计,这些都似乎成为了成熟者的代名词。那些真诚或者老实的人类,却成为了“人类”眼中的异端。充斥着功利价值观的社会像磨砂纸,将很多人的天真打磨殆尽,只知追逐金钱的诱惑,玩弄名誉的城府。
但束缚抑或世故,这真的会是成熟吗?我不敢苟同。
“我用前半生努力让自己变成一个成年人,也许后半生该学习做个小孩。”安德森在《海边的一年》中如是说道。似乎矛盾,但又在理。我们该用半生光阴褪去与成熟格格不入的幼稚与莽撞,无知与冲动,再用半生时光洗去沾染在我们身上的虚伪与世俗,怯懦与功利,也就是成就一种孩子般的成熟,一种赤子之心,或许可以戏称为“幼稚的成熟”
嘻嘻哈哈,疯疯癫癫,他从容看淡一切,他越活越年轻。他便是金庸笔下的老顽童------周伯通。在他身上,没有成熟的束缚,没有世俗的功利,有的只是一种成长了的人性本真,一种经历后的人生自信。幼稚如孩童般的古怪言行,成熟如豪杰般的侠肝义胆,或许,金庸本人创造这个人物就是为了表达自己对成熟的另一种看法。
从星仔到星爷,周星驰他便是香港票房的保证。然而五十年的跌爬滚打却未成就他江湖人的性格,羞涩卑微的心灵,零分的公关能力,注定他会成为异端,成为悲凉的“至尊宝”,成为孤独的巨人。
然而他又是成熟的,孩子般的成熟。抓住机会,绝不放手,“尽善尽美”成就他的“暴君”之名;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为报知遇之情,他宁愿以3千万港元的票房拿着70万港元的薪酬。众影星合伙炮击,他也只留下一句“我老了,最近拍的影片有点少,但我仍想拍,我怕大家把我忘了。”一句话道出了他孩子般的天性与渴望,不成熟的周星驰背后却有一个真正成熟的喜剧之王。
真正的成熟是摆脱怯懦的束缚,远离世故的圆滑。有些人活得越久,越像一条狗;有些人成熟了,却最终变成当初我们讨厌的模样。
捍卫当初的自己,捍卫远离世故,大步追梦的自己。
或许这才是在“乱世”中真正的成熟,孩子般的成熟,哪怕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