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9:15,闹钟会准时响起。
这个时候,吃过饭,跑完步。当它响起时,意味着要开始写今天的文。
实际上,很难一坐下来就进入到写作的状态。时常是回复着手机信息,收心,想素材。此刻,脑子里会闪过很多东西,零零散散,琐琐碎碎。他们闪过,他们溜走,在我回信息时,在我开白时。
八点一过,手机逐渐安静下来,心也慢慢静下来。踏踏实实坐在电脑前,慢慢琢磨思量当晚的主题。
图片发自简书App
心静如水,说得肯定不是我。办公室是个热闹的地方,总是充斥着各种声音。走动声,音乐声,混杂着。有心屏蔽,却无力遮掩。在喧嚣中,学不会闹中取静,可以取得一时,却很难维持。此时,连读书都是敷衍的,心不在焉的。仅仅是翻过,而已。一本《本质》看了近两周,还是感觉抓不到它的精髓所在,可能是不够专注。
冰姐说过,不管多忙,都要留给自己读书的时间。那时候不以为意。
越是忙碌时,越能深刻的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深以为然。若是连读书这点时间都没有,都不能保证,那么,根本保证不了自己的深度和广度,更别说宽度。
时常看着微信支付,陆陆续续到账的赞赏,让我觉得愧对每一个赞赏者,愧对每一个人的认可。事实上,我很少关注,谁在赞赏谁在看,毕竟连自己都保证不了每篇必看。可能推了一周之后才想起来要细细的读一读,打开链接发现惊喜一串。亦或者,某个公号的小编来找我开白,才想起,哦,原来写过这样的一篇。它入了谁的眼,又惊艳了谁的时光。
而这些,都在每天的19:15闹钟响起之后。
19:15,就像一道分水岭,将黑夜与白天隔开,将喧嚣与宁静隔开,将浮躁阻隔,将沉静蔓延,也将生活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