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一部电影《黑暗迷宫》,2018年万圣节期间上映的。
这是一部好电影,是国内影片中难得一见的诠释多重人格与心理学的片子,能感觉到《盗梦空间》、《千与千寻》的痕迹。哈哈。
性感美女、保险推销员、理性冷静的隧道工程师、性格暴躁的力量型中巴司机、孕妇、自闭症男孩还有时时刻刻总会围护着他的妹妹,他们机缘巧合同乘一辆长途中巴车,驶进一段永远无法到达尽头的隧道。对,是没有尽头的隧道,进入隧道之后空间折叠、时间快的诡异,是环状封闭型的6段隧道,不同的出口却是相似的绝望。这几个看似不相关的,身份迥异的几个人,其实是同一个人的不同人格表现,以此溯源极端情况下的多样性犯罪心理。
忽然就想到佛家说“同体大悲、无缘大慈“。
无量劫以来,我们在六道中往复轮回,所以一切众生过去生中都曾是我们的父母亲属。虽然今世无缘相识,但我们至少应该能体谅他们、信任、爱惜他们,因为他们曾是久远劫来我们的父母兄弟亲朋眷属。佛陀降伏醉象的公案讲的是提婆达多想害佛陀,便买了几只象,把他们灌醉。看到佛陀和阿难尊者走过来,他便在醉象的屁股上猛刺几刀。顿时,醉象向佛陀猛扑过去。佛陀见象冲来,以同体大悲之心伸出手来,醉象马上跪伏在地。
佛陀走过去抚摩大象的头顶对阿难尊者说:“我们只能用悲心对待仇恨,绝不能用憎恨心去对待。”
这一教导,体现了佛教的同体大悲精神,是忍辱波罗密的思想基础。总起来说,佛教忍辱的思想是建立在因缘观和慈悲观的基础上。明白了这一点,才能忍受一切,接受一切。由此,我们才能达到三轮体空,才能了生死,出轮回,成佛度生。
回到影片本身,真的是足够惊险悬疑,对科学认知常识很有挑战性,剧情结构很严谨也能自圆其说,寓意深刻是可一看的好片子。
不谈成佛得道,只是想想人在(低谷)极端情况下,如何能超脱出离恶性循环呢?现实一点,具体一点,就是说我们如何突破自己的个人成长及职业发展瓶颈?婚姻不幸福我们就换老公、换老婆,事业发展不顺我们就想尽办法换产品换行业换工作美其名曰“跨界”,真相却是很可能你以为的出路出口只是进入了另一条环状封闭隧道,我们拼命奔跑没有找到出路而且体力不支精力越来越差,生存状况越来越极端恶劣。
大部分人的人生就是如此的,我们无法阻止自己日渐衰老羸弱甚至死亡。
我们有很多种身份,我们至亲至爱的人都只能是分别陪伴我们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受其影响或控制的同时也在影响和控制他人,我们似乎很少真的拥有自己独立的坚固的心理归属和信仰,或者说我们只是不自觉的向前走,极度缺乏企图性和目标。
我们不知道我们和他们不同,我们也不知道我们和他们有很多一模一样,像极了彼此,熟悉极了。
如果我们知道那我们一定是“同体大悲无缘大慈”。
我们知道吗?我们知道些什么?
除了贪嗔痴怨恼怒烦,我们还拥有视一切众生平等清净觉知和爱。
对吗?
无奇不有咖啡生活馆
20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