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大姐要读初中了,要到镇上去上中学,老爸的大铁骑她可驾驭不了,10公里路程,步行确实有点远,别人家都买自行车了,老爸想着,硬着头皮也得给闺女买一辆啊。
80年代末,自行车已经开始普及了,老爸也是舍得,买了一辆新款的,没有横杆的自行车,给大姐乐的。这新款的自行车,跟老爸的28寸还真不一样,除了没横杆,斜杆也不是V字型的,而是U字型的,颜色也不是死黑色,是有点黄、有点红也不知啥色,反正比黑色好看多了。看着这个新奇的物件,我也乐呀。又不是给我的,我乐啥呀?大姐特别疼我,自然是舍得让我骑的!
这不,大姐还没上手呢,趁着爸妈和大姐都不在,我让二姐帮忙就把车推门口了。
之前见别人学骑自行车,要么是大人扶着车后座,要么是在车后座横着绑一根长竹杆,以防骑不稳倒下来,摔着人没事,可别摔坏了自行车,那年代,物件比人贵,哈哈。
因为没有横杆,脚可以伸过去支撑,我觉得没必要绑竹杆了。好了,手挂在把手上,右脚跨过斜杆,二姐要来帮忙扶车尾,我说不用。就这样,在门口的空地上,左脚踩踏板,右脚踩地,一瘸一拐地,推着前进。踩了一会,右脚可以离地悬空了,试着右脚也架在了踏板上,咦,也没那么难呀,一种自豪感暗然升起。
只是,左脚踩下去一点又上来,踩下去一点又上来,好别扭,右脚总是无法跨过去,想学大人那样踩一圈好难哦,刚升起的自豪感受到了强烈的打击。心想,是不是太慢了,才跨不过去呢?那得去大路上才能骑快点呢,路就在屋子后面,趁热打铁,马上行动。
屋后的大路,有两辆手扶拖拉机那么宽,到村口大溪桥这一段是笔直的。虽是进出村里的大路,但通常是早晨、中午、黄昏的时候才有人来人往,中间时段都比较安静。路两边是稻田,稻谷都刚收割不久,一个个稻草人正慵懒地享受着日光浴。
这会是下午4点左右吧,大路便成了我的专属练车场。在大胆的加速尝试后,终于,勇敢的跨了一圈、又一圈、再一圈……越骑越顺,速度越来越快,我能听到风儿在我耳边唱着歌谣,两边的稻草人也在为我欢呼喝彩。
转眼间就要到村口新建的水泥板桥了,桥跟大路可不是直的,是一个大斜角,妈呀!我还没学怎么拐弯呢,我怎么没想到需要拐弯呀!更要命的是,这桥边缘也没有护栏,要是冲上去,桥那么高,我还能有命?说时迟那时快,情急之下,我竟能往左偏航,直接飞下稻田……
真的吓出一身冷汗!捡回了一条命啊!
赶紧看看自行车摔成啥样了,这也是条命啊。大路跟稻田约有近1米的落差,幸好稻田刚收割,田地还是软的,加上有两个稻草人垫底缓冲了一下,除了沾点泥,没发现别的问题。突然,发现地上有块小铁片,颜色跟自行车一致,赶紧找找是哪里掉出来的。原来是自行车链条盒的小窗门掉出来了,还在一个边缘处出现了指甲状的小凹陷。以前的自行车,链条是有个铁皮盒子包住的,看不到链条。
担心爸爸生气,担心挨揍,一个小心思油然而生——只是一点点凹陷,我把它敲平不就得了,神不知鬼不觉的,爸爸肯定也看不出来。把自行车推到落差比较小的地方,一点点拖上了大路,擦拭了沾在车上的一点泥巴,又在路边找了块小石头,轻轻把链条盒小窗门的凹陷给敲平,插回链条盒的小窗口中,平整无痕迹。
再次检查一遍,完好无损,完美无缺,不得不佩服自己的幸运与机智。
这时候才感觉手和脚都有点疼痛,手掌、膝盖都擦破了点皮,还好只是一点点,不碍事。不敢骑了,先把车推回家吧,发现骑车并没有那么容易,停都停不下来。后来才知道,有个东西叫刹车。
几天后,爸爸要给新自行车链条上油,要抽起链条盒的小窗门时,看到链条箱的小窗门顶端设计用来抽起的小凹陷,不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