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欣,全职主妇,正面管教讲师和非暴力沟通践行者。
正文;
刚刚开始做妈妈的时候,我的想法是,家庭教育环境中的每个人都需要保持一致,要不然,孩子面对同一个问题的时候,有不同声音会让他不知所措。
好像很长一段时间,很多声音也在一直强调这件事。
再加上我的潜意识里,总认为自己的是对的,总希望别人按照我的想法做事情,这可能是最初很多家庭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
后来,我在正面管教家长课上学到一个词:“尊重”。
我以为我懂得了尊重的含义,但有一个声音一直在我脑子里,如果我尊重这个人,但我并不认同他做事的方式,那我又该如何尊重他这个人呢?
这个疑惑在我心里存了很久。
再后来,我又接触了一个词,“不带评判的观察”。
我开始明白,真正的尊重,是尊重这个人按照他自己的方式做事情,而不带评判,需要放下自己是对的,放下想改变对方的初衷,才能够做到。
最近我大量的读书,每次读完都会找机会跟老公分享,针对某一个问题,想听听他的处理方式,潜意识里,或许还是想把自己从书里看到的“正确方法”告诉他。
但我发现这根本行不通。
我是一个特别容易被“专家”洗脑的人,至少在看书的时候,觉得人家说的什么都有道理,后来各派的理念看的多了,才慢慢有了一点“批判性思维”。
跟老公的这种“针对某一个问题”的争论方式,反而是一种变相的输出,让我重温了一遍书里的解决方式,换一个角度看同一个问题,居然会强化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批判之后留在脑子里的东西,才是真正可以为我所用的。
有一天我从书里看到一个问题,说假设你15岁的孩子有一天在饭桌上宣布,说自己不打算上大学了,学校里学的东西并不能帮他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如果你作为父母会怎么反应?
我竟然一时语塞,真的不知道自己会怎样回应这个问题。我心里想的是引导他说的更多一些,但并不清晰。
我又把这个问题抛给老公。
他的反应很快,直接告诉了我一个方案,又陈述了孩子不想上大学的两种情况,一种是他一直厌学,还有一种是他学习还不错有点自我感觉良好,他的方案是基于后面这一种的假设。
我认真听着,他问我,关键是,我这样回应你是不是认同。
这引发了我的思考。
因为我的心里没有答案,他的做法,我也并不否认,我想的是,在这个问题上,作为父母,我们关注的点并不一样。
父亲更注重阶段性的目标,遇到问题,他会放到一个成长阶段里来看。而且,父亲更注重的是孩子的体验,他可以有任何尝试,但是需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他认为孩子需要压力,在压力下才能更好的释放潜力。。
但作为母亲,我可能更关注眼前的这件小事,关注孩子在这件事情里面的感受,关注亲子关系,关注怎样做可以让孩子信任我,愿意跟我说更多,而我并不希望给孩子很多压力。。
这让我想到自己过去提出的,父母自我成长的大树理论,放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同样适用,父亲关注的是树干,母亲关注的是枝叶,其实二者都很重要,只是关注的点不同而已。
这似乎解释了,为什么针对同一个问题,我和老公两个人的处理方式会不一样,也让我释怀了,我们其实没有必要保持一致。
《心理营养》一书中也提到,孩子会根据照料人对一件事情的处理方式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这个过程中,孩子其实也是在学习。
大家可能都会遇到过,孩子由奶奶抱着送妈妈上班,大哭不止,一旦妈妈走出了视线,立马抱着奶奶又亲又抱。
你可能也会听过,孩子找妈妈要糖吃要不到,会去找爸爸或者找爷爷,找那个可以给他糖吃的人,在这过程中,孩子也在学习跟不同人打交道。
回到本文开始我提到的两个关键词,“尊重”和“不带评判的观察”,其实是父母可以不一致背后的心理机制,算起来我大概经历了快一年的时间,才把这件事情真正弄明白。
当然,这并不是说,父母都可以肆无忌惮的按照旧有的模式去回应孩子,作为父母,仍然需要学习和成长,在这个问题上,父母双方必须高度的保持一致。
很多事情上,父母双方仍然可以通过实际的行动来互相影响,比如,很多爸爸一开始都觉得孩子很小的时候看不懂书,也不需要读绘本,我家的爸爸也是,但如今,他也是个每天给儿子读绘本的狂热分子。
最近在看《P.E.T父母效能训练手册》,书中对父母常见的语言方式做了总结,我觉得很到位,当孩子表示出自己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父母通常的反应方式有:命令、威胁、说教、建议、说服、评价、赞扬、嘲笑、分析、安慰、质问、转移。
很多的常见的下意识回应都可以归结到这12个分类里面。
幸运的是,我们俩的第一反应都不在这里面,相信这跟近两年来不断的自我学习,以及和老公争论式探讨不无关系。
虽然当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不一定会这样理智和清醒,但一起学着如何做更好的父母,这件事上,我们算是保持了高度的一致。
如此,便清晰了,父母双方在什么问题上需要一致,什么时候不需要强求一致,谨以此文记录自己的思考之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