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老廖走了一年多的中医摸索进阶,本事没见大,但心态不一样了。坚信了人体自我修复功能的强大,不再刻意去进补,如同倪海厦老师说的“补能恋邪,没事别补。保持心情愉快,饮食正常,就是健康”,向内观。
这个春节吃得不少,被迫饿了几顿,让我收获了“偶尔饿上几顿”的身体真实感触。饿的时候,是真觉得饿,但扛过那一阵,反而觉得身体轻盈了些许。
不是不相信医生,是医生也不再相信自己的判断力,对仪器的依赖性太强。2023年春节后去找了个以前的老朋友,看干眼症,被告知要住院,我说时间上赶不及,他给开了一堆药,说一定要尽快住院治疗。
他可是我的老朋友啊!
返程后,我设定了晚上定时关机,每晚睡觉之前启动“一点凝视法”。慢慢地,我竟然会流泪了,干眼症是不治之症的结论,从我这里打破。
允许我嘚瑟一小会~
中医是数千年下来的实验科学,对象是人,拿人当人。西医是近百年的新兴科技,对象是鼠,拿人当物。也不是说中医不行,比如骨科就很明显啊,但不建议内科。
改革开放后的这几十年,些许穷习惯了的人们,突然一下子有钱,大伙跟疯癫一样,使劲的开始作,直到身体真出问题了,仰天长叹一声:“老天爷,你对我不公!”
然后,带着无尽的不服,走了!
我会谨记“医不叩门”,不是我自己觉得自己可以改变什么,实在是学习中医,仅自调。写出来,也是为了传递“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医生、自己的营养师”,日子长着呢,只要你开始了,一切皆“未来可期”!
身体是自己的,教育普及也基本常态化,闲来无事,推荐《神农本草经》翻阅。
很多人的常态就是拿手机,真是想不明白,一个手机,有那么重要吗?
读书,不是为了让你变成大师,也不是为了让你变成多高水平的人,因为,仅此行为是不可能的。
碎片化的思维,碎片化的学习,拈手而来,虚度光阴。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慢慢向内求,做学习路上的一员。继续摸索,继续在自己身上实践,调整好状态,做一个健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