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蒂芬柯维是入选影响美国历史进程的25位人物之一的管理学大师,他的思想成就被认为与卡耐基、德鲁克、杰克·韦尔奇并肩比齐,作为代表作,这本《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封面上赫然印着“在美国,此书影响力仅次于圣经”“美国政府机关公务员装备书”“美国公司员工装备书”“美国军队官兵装备书”,显示着这本著作的声名显赫,1989年问世至今,影响力经久不衰,这一切都让我对这本书充满期待。
首先来明确两件事。
一是高效能的含义。
史蒂芬柯维举了一个类似杀鸡取卵的寓言故事用以说明,效能包括两个要素——产出和产能,产出好比鸡蛋,产能好比生蛋的鸡或者叫资产,高效能就是指平衡产出和产能的关系从而得到最大效益。
二是,为什么是七个习惯呢?为什么不是六个、八个或更多个习惯?
在答记者问中,史蒂芬柯维说“七”并不是故弄玄虚,他先发现了三个个人领域成功的习惯,然后发现了三个公众领域成功的习惯,最后加了一个补充性的习惯,加起来刚好七个,事实上他后来还出了一本书《高效能人士的第八个习惯:从效能迈向卓越》。
根据这种解释本书的大体结构就很明了,作者是从个人领域和公众领域两个层面阐述这七个习惯。
个人领域的成功——从依赖走向独立
作者将人的成功分为两个领域,即个人领域和公众领域,跟我们传统上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谋而合,修身为基础,品行修养好了才能在公众领域获得成功。
关于修身,《礼记·大学》中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在本书里改变的第一步也是格物,革除不良的思维定式,学会良性的思维转换。“要改变现状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改变我们对问题的看法”史蒂芬柯维如是说。
思维定式好比地图,当你拿错了地图,再努力、勤奋都无济于事,即使快马加鞭也只会令你离目的地越来越远,利用一个图像视觉测试,史蒂芬柯维指出思维定式来自个人经验,每个人的经验不同,对事实的诠释就不同,主观意识常常会影响我们对事情的判断,并且让我们对自己的判断深信不疑。
为了避免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思维定式,解决之道是学会思维转换,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思维转换都是积极向上的,就好像习惯有好有坏一样,因此要遵循以不辨自明的原则为中心的思维定式,像诚信、正直这类放之四海皆准的原则才是我们该向往、学习的。
习惯一:积极主动
在史蒂芬柯维看来市面上流行的三大心理学论调——基因决定论、心理决定论、环境决定论都是以刺激-回应理论为基础,但都没有以内心的原则为基础,他认为人性最根本的原则就是在刺激和回应之间,人有选择的自由,这也是本书的精髓所在。这种选择的自由包括人类特有的四种天赋:自我意识、想象力、良知和独立意志。
史蒂芬柯维反复使用了在纳粹集中营中幸存下来的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的观点来证明,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的抉择,而不是外在的环境。人类应该有营造有利的外在环境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类似维克多弗兰克尔,许多历史名人也拥有这种强大的自由意志。圣雄甘地就曾说:“除非拱手相让,否则没人能剥夺我们的自尊。”
那么要如何调用这份自由的权利呢?
1. 首先要采取主动,要主动创造有利环境。每个人都有一个关注圈,圈内的事物可被掌控的部分会形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积极主动的人专注在“影响圈“,专心做自己力作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成长。而消极被动的人常常把焦点放在关注圈,这等于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专注影响圈的核心问题是做出承诺和信守诺言的能力,对自己和对他人有所承诺,然后从不食言,这才是掌控人生的主要途径。
2. 其次要运用自我意识检讨自身的观念,面对错误应该马上承认并改正。多使用积极负责的语言,不要总是使用推诿的语言,试着用“我可以”代替“如果怎样怎样就能怎样怎样”的句式。
习惯二:以终为始
以终为始的定义是以你的人生目标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你的一言一行和一举一动,无论发生在何时何地,都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即由个人最重视的期许或者价值观来决定一切。
之所以提出这个原则,史蒂芬柯维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两次创造而成,我们做任何事都是现在头脑中构思,即智力上的第一次创造,然后付诸实施,即体力上或第二次创造,以建筑为例,在拿起工具建造之前必须现有详尽的设计图,而在绘制设计图之前,需先在脑海中构思每一个细节,设计图代表愿景,整个建筑过程均以此为准绳,因此宁可事先追求尽善尽美,以免亡羊补牢。
以终为始指原则指的就是第一次创造,是自我领导的过程,自我领导不同于自我管理,管理是第二次创造的范畴,领导和管理好比思想和行为,用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的话说:管理是正确的做事,而领导是做正确的事。
弗兰克尔说过一段关于人生意义的话,“每个人都有特殊的职责或者使命,他人无法越俎代庖,生命只有一次,所以实现人生目标的机会也仅只有一次,追根究底,其实不是你询问生命的意义何在,而是生命正提出质疑,要求你回答存在的意义为何。”我们应该成为自己的第一次创造者,成为人生剧本的编剧,或者改写人生的剧本。
这个剧本需要遵循你的理想人生原则,史蒂芬柯维建议每个人都写一份个人使命宣言,也可以叫个人宪法,即人生的哲学或基本信念,说明自己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成就怎样的事业以及为此奠基的价值观和原则,这份使命宣言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调整和补充。
撰写使命宣言是你构建人生版图的过程,它需要你充分调动大脑的能力,开发左右脑,尤其是善于创造的右脑。
——开发右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上进行尝试:拓宽思路,发挥想象力;进行反复的心灵演练与确认,尽量去想像每一处细节。
撰写好使命宣言还需要确定好自己的角色和每一个角色的目标,因为人生在世总是要扮演多重的角色(儿女、父母、配偶、同事等),也就要肩负多重的责任,不能顾此失彼,因小失大。除了个人的使命宣言,组织和家庭也可以写自己的使命宣言,但前提是成员都有参与并有认同。
一旦确立了你的使命宣言,就要付诸实践,以其为生活中心,不被其他生活中心(譬如工作、爱情、家庭、享乐)左右。
习惯三:要事第一
第一次创作一旦确立,就要开始进入第二次创作。这时就应该对自己进行有效的管理,让生活和设想一致,这里史蒂芬柯维提出管理的精髓是如何分辨轻重缓急与培养组织能力。
我们对时间的使用方式不外乎四种:
i. 过分关注第一象限的人每天都在应付各种问题,疲于奔命,久而久之不堪重负就用第四象限的事情逃避现实。
ii. 花大量时间用在第三象限的人往往会自以为自己在致力于第一象限的事,他们急功近利,好大喜功,整天看上去异常忙碌,却毫无建树。
iii. 将所有时间耗费在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的人,放在公司里就是应该被淘汰的那些员工,他们无论对生活还是工作都毫无责任心。
要成为高效能人士就应该避免陷入第三和第四类事务中,甚至应该多花点时间在第二类事务上,从而减少第一类事务的数量。
第二类事务包括了许多有预见性的事务,比如撰写使命宣言、规划长期目标等重要事务,因为这些事情并不是迫在眉睫所以常常不被我们重视,像古人说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常常为了解决近忧寝食难安却不愿意花费精力未雨绸缪,而作为高效能人士,他们脑子里装的不是问题,而是机会,他们不会在各种问题上浪费时间,他们的思维定式是预见性的,总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所以史蒂芬柯维认为对待时间管理矩阵中的第二矩阵的事情要即知即行,就能够事半功倍。基于此就应该格物自持,必要时要懂得拒绝他人,学会取舍。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常常把半途而废归咎于自制力薄弱,但史蒂芬柯维指出根本原因可能是因为确立目标的功夫还不到家,没有以大原则为生活中心,缺乏使命宣言的引导,不能由衷地接受“事有轻重缓急”,才让那些次要的事情打乱了自己的阵脚。
基于专注第二类事物的个人管理原则,史蒂芬柯维给出了如下建议:
1. 以周为单位安排自己的日程,安排日程的过程按照四个步骤进行
① 确认角色,写下这一周你自己的关键角色,可能是一个或者两个。
② 选择目标,根据不同的角色思考这一周最想做的一两件事,这些事情中最好要有第二类事物,即使是短期目标也最好和长期目标相关联。
③ 安排进度,把确定的任务分配到一周中某个确定的日子去做。
④ 每日调整,根据突发事件、意外情形对每天的要务安排进行调整。
周计划模板
做周计划的好处是既省去了每日计划的烦恼,又能够在安排中提供相应的弹性,阶段性的计划和总结又有助于自己培养长远的眼光和宏观的思维。
2. 学会授权,事必躬亲有时候会让效能大打折扣,好比不懂授权的领导,不放心下属,不花心思管理却忙于一线执行,这种领导往往单打独斗厉害,但却不懂得领兵打仗,结果往往是累死将军闲死士兵,而在个人身上这种看似负责实则愚蠢的行为也时而发生,为了把自己的时间解放出来专心处理第二类事物,就必须学会授权。
这个授权应该是责任性授权而不是指令性授权,指令性授权把对方当作提线木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按照你的指令操作,这种授权往往是自己操碎了心,对方还只是感觉到被控制,无法成长。而责任性授权既给了对方自由,又要求对方为结果负责。要做到责任性授权必须在以下五个方面达成一致:预期成果、指导方针(评估标准)、可用资源、责任归属、明确奖惩。
公众领域的成功——从独立走向互赖
习惯四:双赢思维
人际交往有六种模式:利人利己(双赢),两败俱伤(输/输),损人利己(赢/输),独善其身(赢),舍己为人(输/赢),好聚好散(无交易),从长远来看,不是双赢的关系最终也将两败俱伤,双赢才是相互依赖环境中唯一可以交往模式。
在实在不能达成共识的情况,也该选择好聚好散,协商放弃,这和两败俱伤不同,是再见亦是朋友的和平分手。
培养双赢思维的几种途径:
1. 培养双赢品德,包括诚信、成熟和知足。
① 诚信是双赢的基石,没有诚信,一切关系都无法持久
② 史蒂芬柯维给出了成熟的定义,是敢作敢为与善解人意之间的一种平衡状态,是在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信念的同时又能体谅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
③ 大部分人都有匮乏心理,把人生当作一场零和游戏,抱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心态,见不得别人好,而富足心态则相信资源充足,人人有份,这种心态源自厚实的个人价值观和安全感
2. 建立双赢关系:双赢关系的精髓是信用,人与人之间的信用类似一个情感账户,彼此之间的安全感越是持久越是需要不断的储蓄,情感账户一旦透支就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挽回,要维护情感账户就要理解他人,想要他人如何待你就要怎样待人,注意小节,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节最能消耗情感账户,信守承诺,并且不要轻易许诺,许过就一定要兑现,明确期望,期望不明会导致误会、失望、信用度降低,很多期望都是含蓄的,没有明确的期望就会变的感情用事,正直诚信,勇于致歉,意识到问题的反面是契机,问题代表增加情感账户的机会,学会不带附加条件的爱。
3. 双赢协议:通过管理培训和绩效协议明确双赢的定义和方向。这里更多适用于公司的管理,是一种将纵向交往转换成平行交往,将从属关系转为合作关系的有效方法,但如果能适度地应用到家长和子女、老师和学生等关系中也是拉近关系督促成长的好方式。
4. 双赢体系:通常指的是在公司管理中构建双赢体系,包括培训、规划、交流、预算、信息、薪酬等。通常情况下,问题都源于体系而不是个别员工,将好的人置身于糟糕的体系中也不会有好结果,所以建立一个双赢体系是团队良性发展的前提。
5. 双赢过程:这个过程不能勉强,尤其是遇到赢/输模式的人,只能想办法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案。可以尝试着先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真正了解对方的想法需求和顾虑,找到主要问题和顾虑后,找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结果,继而寻找实现这种结果的各种可能的途径。
习惯五:知彼解己,移情沟通
移情的本质不是要你赞同对方,而是情感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地理解对方。需要注意的是移情不是同情,同情是一种认同和判断形式,更适合用来表达感情和作出回应,却容易养成对方的依赖。
移情沟通包括移情聆听和有效回应两部分。
移情聆听
人与人相处过程中,人的心理也需要空气呼吸,理解、肯定、认可和欣赏都能释放这种空气,紧张压抑的人际关系就是因为缺乏这种心理空气,所以面对彼此都有种窒息感和压迫感,移情聆听就有助于制造心理空气。
移情聆听本身就是巨额的感情投资,也会对你造成一定冲击,只有当你做好被对方影响的准备时才能深入到移情的阶段,这需要你具备足够的安全感,在影响对方之前,必须先被影响,即感同身受,真正理解对方。
有效回应
相比较有效回应,我们更多会陷入自传式回应的无效沟通中。
自传式回应通常有这些表现:听别人的话总会联系到自己的经历;对旁人的意见要么接受要么不接受,非黑即白;总是以自己的价值观探查别人的隐私,以自己的经验提供忠告;根据自己的行为与动机衡量别人的行为和动机。家长和青春期子女的对话常常是自传式回应的集中表现。
要做到移情沟通,有效回应,不妨在沟通的不同阶段尝试采用以下步骤:
① 第一阶段:复述对方的语句,这样至少能体现你在专心聆听
② 第二阶段:将对方的意思加入自己语言解释,但仍用左脑的逻辑思考去理解,不要注入过多个人情感
③ 第三阶段:渗入个人感觉,右脑发挥作用,此时听者注意的不止于言语而是开始体会对方的心情
④ 第四阶段:既加以解释,又带有感情,左右脑并用,如果有把握做出诊断就对症下药,没有把握就引导对方寻找方向
习惯六:综合综效,创造性合作的原则
综合综效就是协调各个习惯,让整体大于局部之和,让自身可以发挥最大的优势。综合综效的精髓是判断和尊重差异,取长补短。假如两人意见相同,其中一人必属多余,与所见略同的人沟通,毫无益处,有分歧才有收获。另外要敞开胸怀,博采众议,陷入僵局的时候积极寻求第三条道路,将阻力转换成动力。综合综效旨在建立一个良性的生活圈,个中人物之间存在着联系,又能发挥无限创造力。
习惯七:不断更新,平衡自我更新的原则
自我提升和完善有四个层面,身体、精神、智力和社会/情感,这些也是个人产能,需要不断磨练,才能提升产能和产出,达到高效能的目的。
磨练的方式可以借鉴下面几条:
① 身体层面:健康饮食,定期锻炼,锻炼耐力、力量和韧性。
② 精神层面: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音乐作品,和自然对话等。精神层面的更新需要时间,这是第二类事物,我们没有时间忽视它。
③ 智力层面:理性的使用电视(对于我们来说应该是网络),养成定期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习惯。通过日记记录自己的想法和经历,通过这种写作磨练心智。
④ 社会/情感层面: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践行习惯四五六,培养自身的安全感,善意影响对方。
最后是史蒂芬柯维对七个习惯之间的关系总结,越是积极主动(习惯一),就越能在生活中有效的实施自我领导(习惯二),和自我管理(习惯三),越是有效的管理自己的生活(习惯三),就能从事越多的第二类事物的更新活动(习惯七),越能理解别人(习惯五)就越能培养独立性的习惯一二三,就越能在相互依赖的环境中提高效能四五六习惯,而自我更新(习惯七)则是强化所有习惯的过程。
以上是梳理出的本书的骨架脉络,又加上了一些个人的理解,短短七个习惯梳理之后如一座庞然大物般的生态系统,不禁暗叹之所以常有“很多道理都懂,依然过不好自己的人生”的感慨,不过是道理没吃透的敷衍之词。本书给我最深刻的认识就是作者说的精髓所在:人在刺激和回应之间拥有选择的自由。意识到这种自由后,除了有一种重生的狂喜,也反省到对自身行为负责不仅是一种自由也是一种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