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连续几个晚上都要看一场电影,爱奇艺会员的好评榜,每次看都全神贯注,看懂看不懂自己不说没人知道,不过,还真是奇怪,热血沸腾的感觉不会用文字表达,影片讲述的故事,讲故事用到的套路手法,阐释的人性深处…
我不会说,只会看,或多或少也能感受到每个故事中蕴藏的力量,自己默默把自己至于故事之中,矛盾纠结善恶美丑…有些意会,无法言传。
时间有限,看了电影,读书写字的时间就变得更少了,怎么说呢,普通人的选择,看电影的乐趣多过书本,费神费眼就成了挂在嘴上的借口。
人都有多面性,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说人有三个“我”,本我,自我,超我。
所有的性格特征其实都能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善与恶不是对立的,它们可以是同体,看见善的一面时,恶的另一面不是不存在了,而是暂时被遮挡…
如果你眼前有一堵墙,那另一侧再美的风景你也是看不见的,
2/
这样走在路上,更加适合思考,不知不觉思想信马由缰,可能不能按照一个问题进行深入,但是没有关系,只要开动脑筋,总会比什么都不想更好点。
走一路说一路,别人听不懂,自己也可能听不懂,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
慢慢的你会发现,其实这样也是很考验人的,至少在你说话的时候吐字要清晰,不能重复,思路最好不被打断。
觉得自己很适合描写,却不适合讲道理,有些道理明明懂的,只是不会有条理的串联起来讲给别人听,且让别人听懂。
你看,有些事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真的很佩服那些把学习当做乐趣的人,坚持不懈的刻意练习,在某一个方面让自己逐步逐步的提高。
不是每个人都像她表现出来的那样,也不是只看一个人的表现,就能懂他的全部。
3/
一场电影一个故事,一次感受一种选择。一个独处的夜晚,一个来回几公里路,此时半卧在床上,抱着手机,写出路上没说完的话…
一个人最终的绽放一定不是为别人,是她自己由内而外的盛开。
黑天鹅与白天鹅原本表现的就不是同一种人性,可是,一个舞台承载了一个女孩最完美的梦。
落幕,不仅是一场天鹅湖,也是一个追逐完美的女孩的生命…该流泪还是该欢喜?
谁不曾渴望过自己站在绚丽的殿堂里,盛开成曼妙的花朵?可是谁又曾为盛放时那一刹那的绚烂点燃自己?
一个过于一本正经的妈妈,能让孩子感受到的压力很可能多于动力,妈妈年轻时候的梦想没有实现,后用若干年把所谓的梦想投射到孩子身上,结果不会皆大欢喜,一定会有伤与被伤…
如果生命能够在盛放之后的那一刻损毁,也还算是一场奇遇吧?
4/
卡壳的时候很无奈,不能顺利进行,不是思维狭窄,就是认知不充分,思考不深入,办法不是没有,而是想要改善真的很难。
惰性是成长的天敌。
一旦松懈,就像河水蔓延了梯田,收也收不回来,任由下去,原本有型的东西很可能会在水过之处消失无踪…
凑字数不难,让每一个字都具有思考时的温度不易。
每天写不难,让每次写文都灌注着生命的力量不易。
高要求对应的结果有两种,一是长足的进步,二是因惧怕而放弃。这世界上大多数人在面对高要求时,都收获了第二种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