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里穷,每逢中秋节,母亲便自己动手在土灶上烤制月饼。虽说没有街上卖的那种精致,但也香脆可口。因为要应对亲朋间的礼尚往来,除非做月饼的当天我们姐弟几人可以大饱口福,然后就要等到中秋节的晚上才能再吃到月饼。
所以那时候特别盼望过中秋。
记得那年中秋节我还没到上学的年龄,父母带着月饼“走亲戚”去了。我在家实在抵不住诱惑,就把成包的月饼打开偷吃了一个。
事后因怕父母回家打骂,我就用萝卜削刻成一个“月饼”重新包上。傍晚父母回家后,我因为心怀鬼胎,唯恐“狸猫换太子”的伎俩被识破,便躲在打谷场的草垛边不敢回家。天黑了,任凭母亲扯破喉咙满村子找我,就是不敢答应。后来被邻居找到领回家。当我把偷吃月饼的罪过向父母坦白后,父亲只说了句:“小孩子不要学干偷偷摸摸的事,要敢作敢为”。而母亲则把我搂在怀里,撕开所有成包的月饼,那晚我吃了个够…
如今,我己身为人父,母亲也去世十多年了。
在孩子们眼中月饼再也不是什么稀罕之物了。只要想吃,一年四季超市里都能买到。即便在中秋节,吃月饼也只是一种文化、一种节日象征。
并且越来越是花样百出。听说前两年就有一个特大的月饼入了《世界吉尼斯大全》。虽然在南方这些年从没机会回家过中秋。然而,每逢八月十五那天晚上,我都会想起儿时偷吃月饼的那一幕。年迈的父亲也每每打电话问我在外边有没有月饼吃。单位聚餐也会象征性地发两个月饼,可我吃不下。
我再也吃不到母亲做的月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