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感性的人都是善良的。
念旧的人,一如感性的人,放不下过往。
拾掇起记忆的行囊,犹如一个“拾荒者”。
偶尔翻看相片,看那个杀马特、非主流时期的自己,不自觉地就会想起从前的人和事。大脑的记忆空间实在有限,要不是留下了点成长的“印记”,真想不起那些被选择性遗忘的旧事啊。
拾荒者的记忆
你一定留意过那些大马路上的拾荒者,他们从不在意路人的目光。简简单单的一个动作,从垃圾堆里挑拣出能变卖的空瓶子、废铜烂铁,纯粹只是为了生计。艰苦维持生活,黝黑而又瘦骨嶙峋的人,总会让人忍不住感慨:其实,我们已经很幸福了。他们从破败不堪的地方捡起的,是谋生的欲望。
撇开真正的拾荒者,我们不也会有意或无意地藏起一些旧物吗?一首歌、一枚胸针、一张车票......
我的大学室友就有收集车票的习惯,厚厚的一沓车票被完好地放在一个粉红色卡套里。大学四年是她“异地恋”的四年,车票承载的是她一段又一段发生在旅途中的故事。车票还在,该死的“异地恋”并没有打败她!
喜好书信往来的人,似乎更热衷于收藏每一封信。表妹高中三年唯一坚持的一件事,大概就是写信给她远在外地的好友吧。“有些事,有些秘密,只有你知道。”三年时间,从未断过联系。三年的信,满腹的心事和友情的上升,根本舍不得丢掉。
我的拾荒,则是关于每一个有意义的小物件。一枚交换的硬币、一张鼓励的小纸条,一封爸爸写的信......曾在信纸上写下“宁愿做夜间教人等待的昙花,也不愿做白日寂寞死去的野花”这样彰显个性、充满叛逆意味的话语,偷偷放在课桌里,等着家长会时爸爸拆封。第一次收到他的信,一个不会表达情感的男人,回复道:你长大了,终于要挣脱开我们的保护,一个人努力追寻你的梦想。
恋乡是因为念旧
老人的乡土情节总是比较重,奶奶就是这样的。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她扎根的故乡,不会愿意轻易离开。奶奶没有什么文化,只会说一口正宗的方言。在乡下生活,她可以很自如地和每一个人交流。虽然偶尔孤独,但也可以和邻居拉拉家常。
在旁人眼里,奶奶是一个精明能干的人,总能把一切操持得很好。自从一场意外生病之后,再能干的人,很多事也提不起神来。为了更好地照顾奶奶,爸爸再三劝说,想把她接到我们身边,可她总是无动无衷。终于,她被说通了!我知道消息的那一刻,是兴奋的。掩不住自己满心的喜悦,屁颠屁颠跑去找奶奶。而这个时候,她正在和大婆告别。
我只听见“一定要好好照顾你奶奶”,竟然就瞥见奶奶眼里有晶莹的东西一闪一闪。大婆继续交代:“你奶奶从来没有出过远门,一定要照顾好她”。这句话我一直深深记在心里。辛苦劳碌了一辈子的人,在家乡呆了半辈子的人,怎么愿意就这样离开?恋乡的人大抵都是念旧的。
念念不忘是怪圈
念旧的人,回味的是一份温情,而念念不忘却像一个怪圈。有些旧物就像伤痕,无法揭开,也不愿被提起。
说什么时间是治愈的良药,还是有人深陷于过往的误解、难堪的泥潭中,无法被时间治愈。毕竟,不是所有故事都那么美好,不是所有经历都值得我们在被沉重打击,吃了一记教训之后,还视如珍宝地珍藏。
恋旧的人,是收藏时光宝贝的“拾荒者”,也要该扔扔,果断扔,将垃圾记忆清空。
念旧的你,捡起的是别人眼里的毫无无处的“荒物”,只有你知道,那一件件,都是你珍藏一生的宝贝。
_spdy":��s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