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烟灰缸里堆积成小山的灰烬,又听到肚子里“咕噜噜”的响声,他缓缓地从椅子上坐了起来,走向厨房,打开冰箱门。
昨晚吃了一半的袋装方便面和吃剩的两个白馒头正悠闲地躺在冰箱里,他将它们拿了出来,走到煤气灶前,下意识地打开煤气,却只闻到一股怪异的味儿。他这才想起管子在昨天就被四处乱跑的老鼠给咬破了,里面的燃气跑得一干二净。要不是家里的窗户大开着,估计他的生命安全都会受到威胁。
他口袋里已经没有一分钱了,所以不可能叫煤气公司的人送新的煤气来。他心想,反正面饼是可以直接食用的,干脆配点开水吃掉得了。于是他一边坐在发黄陈旧的沙发椅上啃着方便面饼,一边盯着墙灰早已脱落了的天花板发呆。
很多时候他想一死了之。他从小到大一直渴望着成为作家,从小学就开始写文章了,也发表在了学校的刊物上,拿到了文具之类的奖品。
上初中以后日夜不停地写稿、投稿,为此耽误了学业,特别是理科成绩一直都在班级垫底,家长反复被叫到学校来听老师训话,他感到颜面大失,从此以后变得郁郁寡欢,对学习的热情已经降至了冰点,一心只花费在看书写作上。中考的时候,他只考了个普通的中专。此时父母也知道,他写的大部分稿件都被退回来了,一小部分却如同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母亲反复劝说他:“你根本就不是这方面的料子,更何况做这行要不是成为人上人,就根本赚不了钱,所以你放弃吧,不如上中专赶紧学个本领,以后找个稳定工作就够了。”他摇摇头,对父母的话置若罔闻。
父母亲都是个体户,开了一家包子店做小本生意,赚的钱不多不少,日子还算过得去。他中考完后父母亲叫他到店里帮忙打下手,可他当时在构思一部长篇小说,害怕分心去做别的事情会把灵感整没了,于是便说:“等我的长篇写完,拿个几万块稿费和十几万版权不成问题。”这是他在报纸上看到的,有个十几岁的青年靠写作拿了十几万人民币,还拿这笔钱带着父母去四处旅游。当时他看到父母非常辛苦,一年到头赚来的钱不多也舍不得出去旅游一趟,就萌生了自己靠写作赚钱的想法。
当时父亲认为他这么做是在赌博,因为他只看到了一个成功者,却没看到被他踩在脚下的99个失败者。但他还是对儿子抱有一丝期待的,不愿意打击他。母亲很现实,就背着孩子悄悄对父亲说:“再给他三年时间,如果高中毕业前他再没有出什么成绩,就让他早点学习谋生的本领好了。”
父亲点点头,算是认同了妻子的意见。三年,妻子已经算是够宽容了。
他每天花五个小时时间写作,又花六个小时的时间看书,剩下的时间做做家务、听听歌,日子也算是过得很充实。他的同学邀请他玩手游、看电影、爬山野营,他断然拒绝了。他认为自己比别人都努力,日子过得都要充实。
在这期间他又写了几部短篇,投了几次,又被无情地退回了。他忍住热泪把那些退稿的邮件删了,生怕让父母知道。但是,他写作的信念已经有些动摇了。
转眼中专毕业了。他还是没做出什么成绩来,每天看起来比父母还要忙碌,吃穿用度却还得花父母的钱。三年来他只拿到了一笔稿费,还是学校征文比赛发的三十元奖金。这笔钱他交给了父母,母亲摸着他的头说:“你自己收着吧,加油。”
他没有考大学,读完中专之后就要开始工作了。那时他学的是财务管理专业,按理说毕业后可以坐办公室,就算学历低一点,去小商店做收银员之类的全职工作,一个月拿三千多工资也是没问题的。可他不干,此时他已经写完了一部长篇,正在四处寻找投稿的渠道。可还是因为各种原因四处碰壁,很多出版商说可以出,但是要自己拿几万块,因为网络时代到来,实体书大受冲击,出版社不能搞饥饿营销,只能靠作者自己拿钱来弥补出版商的支出。他又想着发网文赚钱,结果发上去之后申请了签约,平台那边告诉他,只有每个月更新二十五万字以上才能给千字三十的稿酬。他憋了几天也没有完成任务,因为这种强迫自己每天更新多少字的感觉实在是太难受了,有时候没灵感也要硬憋出来,那种感觉就好像便秘了还要拼命拉一样,很是痛苦。最后他放弃了签约,也就再也没有拿过稿酬。
他坚持要出书,母亲每天都在说:“孩子啊,你不想找工作,就到店里帮忙打杂吧。你来帮你爸,妈另外去找个活。家里不是很需要这笔钱,但是生存的技能你必须学到。”
他甩了甩那一头鸡窝一般的乱发,豪气干云地说道:“妈,我会赚钱自己养活自己的。无论如何,既然坚持了那么久,我就不会再放弃。”
“不放弃是好事啊,但是你也得做点其他事情。人是不能不出社会的啊,有点生活经验对写作也有好处啊!”
听了这句话后,他答应了母亲,来店里和父亲一起工作。早上的时候生意特别忙,有时候来了灵感也没时间记下来,因为担心被客户说,只好先把灵感放到一边去,结果它很快就跑掉了。他绞尽脑汁再去回忆,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气得不断地敲自己的脑壳。
[if !supportLists]第二天,[endif]他就不到父亲的店里上班了。问及原因,他说自己不喜欢那种和客人打交道的环境,觉得太吵闹了。母亲训斥了他一顿,又说别人家孩子怎样怎样,考到某个985、211大学去了,然后还说他怎么没出息之类的,这其中就有一个他的初中同学小明,人家高考完后天天在家打王者荣耀,家里却觉得光宗耀祖,天天好吃好喝供着,就因为考上了名牌大学。他的手机里没有游戏,只有各个杂志刊物和出版社的编辑。
后来他也懒得投稿了,索性写完就丢在电脑里不管了。父亲丢下一句狠话:这周内你再不出去赚钱,老子从下周开始不给你生活费,让你到外面乞讨去。
他狠狠地一摔鼠标,背上一个双肩包,身上一分钱也不带,就这么走出了家门。
后面传来父亲的怒吼:“牛什么牛?出了社会,还不是得处处受欺负!”
他独自蹲在某个黑暗的巷子里哭泣。没错,自己这么多年的坚持似乎换不来生存的口粮,原因为自己可以高人一等,最后却只能沦落为卑微的尘埃,仰望着别人的背影,风一吹来,就不知自己要去往何方。他自卑,认为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他忧郁,自己渴望的与众不同,原来只是一种顾影自怜。
他必须放弃自己喜欢的事情,开始为柴米油盐而奋斗终生了。之前厌恶的那些体制里的东西,现在居然成了他唯一的一颗救命稻草。
由于对与人打交道这件事感到厌烦,他一走进人才市场,见到那些戴着眼镜穿着白色黑色西装正襟危坐的人们齐刷刷地朝他看了过来,他便浑身冒汗,最后捂住脸颊,狼狈逃窜。他能感觉到那些人眼里嘲笑的目光依旧如同探照灯一般在他的后背扫视着。
他又走了一个多小时的路来到劳动力市场。人家向他要简历,没有;问他工作经验时,说是刚毕业的中专生;又问一些专业上的东西,他的回答支支吾吾,人家以为他是结巴,就手一挥赶走了。最后有个老板说可以要他去当店里的服务员,他听说要和客人打交道后,又转身走了。
他逢人就说,自己会写作,问他有什么作品发表在大型杂志上,或者出了什么书?他脸一红,摇摇头。人家便取笑他,一个坐在台阶上的农民工还哈哈笑着说,自己小学的时候就写过小说,还不是出来干体力活。他原以为遇上了同好,却不想人家劝他说,早点放弃吧,爱好毕竟只是爱好。你笑话人家打游戏的游手好闲,人家还笑话你写东西上瘾是白费功夫呢!然后他又是一阵笑。
他从劳动力市场走出来,迎面走来一个瘦小伙儿,问他要不要去发传单,一小时十五块,可以发三个小时。他点点头答应了,到后来才发现这原来是个不需要什么技术水平的好活,只要眼睛四处看看,再动动手就行了,一边工作还可以一边唱歌,真是自在悠闲爽歪歪啊。
他喜欢上了这种活儿,不过人家说这只是兼职,这家今天有,明天就没有了,除非换一家再做。那人还说自己是中介,让他加了微信,然后拉他进了兼职群。
他今天赚了四十五元回家,扣掉一日三餐还有二十块钱的结余。他把这些钱小心翼翼地收了起来,然后又开始找明天的工作。
他看书的时间越来越少,对写作这件事也不那么上心了。他一边做兼职一边找全职,找了几个工作,人家都说他笨手笨脚的,反应迟钝,扣掉一半工资后让他回家了。他感到无比绝望,认为自己的人生真的毫无意义了。不仅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连谋生都成了难题。
他不想再向父母要钱,为了躲开熟人的目光和议论,就一个人坐火车南下,在城乡结合部租了一间简陋的房子,一边啃泡面一边在各个网站上找工作。工作倒是不少,但那种环境都不是他喜欢的。他把自己的经历写到网上,并且表达了自己的抑郁和焦虑。不少人点赞,评论,却还是换不来任何收入。
最后他还是靠着和一个网友的关系成为了文员。人家说他的特长是打字速度快,虽然也不是单位里最快的,但临时有岗位空缺,就让他顶替了。
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交房租和换煤气。这笔支出过后,他手上的钱只勉强够生活了。那么接下来娶妻生子,需要的大笔钱要怎么办呢?找父母要?未免显得自己太窝囊了吧。
有了稳定工作之后,他又开始想家了。他不敢辞职回去,害怕自己又将失去这根救命稻草,变得一无所有。
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常常一个人拿着一瓶廉价啤酒,坐在出租屋楼下的台阶上,看着那些如同行尸走肉般匆匆来往的夜班一族,忽然感叹起来:“那些为了谋生而丢弃理想信念的人,究竟能不能算是失败者呢?如果是的话,那我也是其中一个吧。”
他忍不住唱起了一首歌:“在人间有谁活着不像是一场炼狱,我不哭我已经没有尊严能放弃,当某天那些梦啊溺死在人海里别难过让他去,这首歌就当是葬礼......”
泪水渐渐地模糊了他的眼眶。原来世俗人对于成功的定义,从儿时的追逐梦想,变成了纯粹的追逐金钱地位。
那那些有梦想却挣扎在生存夹缝里的人,究竟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呢?
他最终没想完这个问题,就已经醉倒在了床上。明天的日子还和今天一样,只要有钱,我宁愿让自己变成木偶。
他又梦见父母了。他为父母买了好多好多的礼物,父母乐开了花。
他笑醒了。他看到了桌子上烟灰缸里堆积成一座小山的烟灰。
他的肚子又开始“咕噜噜”地喊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