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在高校已经工作了近20年的老教师,教过的课堂不少于百个、做过的培训也不下百次,参加过的培训和会议也不在少数,因此对于参加培训也是比较挑剔的,很少为培训宣传所打动。
这次主动到北京参加了第32期“化书成课”的培训,是想着与时俱进的开发一些新课程,而且最近也在思考如何能够更好的完成助力学生成长这一使命,做更多有益社会的工作,因此想着通过这个培训能够寻找一些启示和方向。
当然,与之相似的培训也有很多,之所以选择参加这个培训,是为“化书成课”培训说明中所强调的建构主义理念,尤其是“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的理念深深的激发了我的共鸣。
8月11-12号两个整天的培训下来,这样一个过程几乎颠覆了我已有的教学理念和观念,经过美丽而聪慧的袁茹锦老师的“点燃思想”,我对于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有了深刻的认识。
两天培训帮助我在未来的教学中实现“内容变问题,讲授变研讨,答案变共识”这三个转变掌握了大量的实操性工具、方法和流程,我的思想被“点燃”了的同时,也领悟了“点燃”的艺术。
一、从书中内化“点燃”的素材
虽然我已经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但是经常还是被动的被书的作者带着思路跑,缺乏自主性一直都是我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按照“化书成课”内化书的方法,化书的课程实际也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这让我想到了做衣服:裁缝会根据需要去寻找布料,然后根据穿衣服的对象的特点、自己的审美观和自己的擅长处,去裁剪、加工和整理布料,最终做出一件漂亮的衣服。
当然这个过程也是需要功力的,1000个人可能对于同样的书籍会有1000种化法,而判断哪个最好的标准只有一个,也即哪种化法可以解决听课者的实际问题。而且如果功力足够,这个过程也可以奇思妙想,触类旁通,把一些看似不相关的书籍化成一门课程,或者一下子将10几本书化成一门课程。
二、设计“点燃”的结构
袁老师通过举例的方式,给我们列举了课程主要内容结构化的五种逻辑,而且要求我们搭建自己想化的书的课程结构,以类似金字塔那样的图形画出来,这个结构图要具体细化的层次以ASK为标准,结构图刚好符合我这种结构化思维的偏好,所以以后再备课时要养成这样一个习惯。
而在后来第二天的进阶课程中,袁老师给我们提供的《授课计划书》模板让我意识到这才是在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时条理化思维的利器,设计《授课计划书》后一定要在每次授课后复盘时进行优化,重点对授课形式和学习活动进行优化。
三、选择“点燃”的方法和技术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过程是一个让学员充分参与,在参与中寻找真知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老师在这个时候更多的是一个学习促进者和引导者,因此掌握“点燃”的方法和技术,并依据知识类型与学员特点选择学习活动是非常关键的。
两天的培训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围绕这方面展开的,袁老师通过讲解、示范、举例、实操和模拟训练等多种形式让我们掌握这些技术与方法并尽可能学会使用。
首先,选择与编写案例的6T法则告诉我们什么样的案例才是好案例,而案例编写的五要素则为我们设计原创性的案例提供了框架。
其次,虽然教学活动有很多种方式,但是应该根据所传授知识的类型和学员的性格特征进行选择。
第三,其实最让所有人触动的知识就是用于传递概念性知识的五星教学法了。
在后来的演练中,很多学员包括我自己也尝试了这种方法,但是发现要真的能够引导学员朝着这个方向去思考,不跑偏,而且坚持正确的答案是由学员说出来,而不是老师去灌输,这一实际操作还是比较困难的。这对于老师的经验、控场能力、思维能力等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
第四,在传递同样的知识时,针对不同的学员应该组织不同的学习活动,具体而言,按照性格学员可以被分为DISC四类,他们对于不同的学习活动喜好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老师首先要能很快判断学员的类型,然后投其所好的选择学习活动。
由此可见,哪怕是讲了无数次的同一门课程,当学员不一样时,可能授课形式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教学是一个学员和老师共同创造的过程。
四、学以致用促进持续“点燃”
很多时候,培训只是让现场的人听听很感动,想想和触动,但是回来以后一动不动,原来是什么样回来还是什么样,没有进步。因此这个时候复盘很重要,在这个环节袁老师精心设计了演练环节和评课环节让我们保持持续“点燃”的热情。
当然,化书成课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种艺术,技术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被掌握,但是作为一门艺术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感悟,需要更多的实践去提升,需要更多的心思去体会,希望这次点燃的思想之火能够继续传承下去,可以燃起更多人的思想火花。
感谢袁老师的辛勤付出,也谢谢北京分社社长丽娜老师和班委小苹果为配合课程教学所做的精心准备,为大家提供的周到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