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师傅说的,我又不会一直呆在车间,学那么多干嘛?在工厂里,还是有竞争的,跟班走的希望上常日班,就不用熬夜了;常日班的,希望能做个小班长,有的甚至想摆脱车间里的工作环境,到办公室里做做统计,仓库里做做保管;还有的就像我这种,想办法调到后面办公大楼里面的科室里。
这是大家平常没事的时候,闲聊的内容,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对我还是有点影响的,我现在每天跟着师傅到处看看,又不用动手,在机声隆隆的车间里,在忙碌的工人面前,我就是无所事事的状态。
每天在车间里东转西看,发现每天都有质检科的人到车间里统计机台布面质量,她们拿着本子,每台车上看看,记记,把各种毛病记录下来,然后就走了。
时间长了,有时下班我也会去小街上转转,每次都会路过厂家属区,那是一排大点的房子和一排厨房,中间隔着一条路,每个房子和厨房是对应着,一家两间,房子住人,厨房烧饭。平常在门前的路上走过,就能看到每户人家在做什么?要么在家里,要么在厨房,一目了然。
其中有一个叫王四妈的,就是经常去我们车间的质检员,我那次在家属区看到,觉得遇到熟人了,她也认识我,一个天天在车间里晃荡的人,她哪会不知道呢?
有一天又路过她家门口,看到她正好在家,就客气的打个招呼,我当时没事,被她叫进去坐坐。
我刚到厂里没有多久,大家只知道我在车间里,基本上都不了解我,听说我是纺校毕业的,她好像更加亲近一点了,以过来人的身份,给我提了一些建议。从她的谈话中得知,我们厂里还有一个校友呢,他在办公室里,和她家走动比较频繁,就因为这个原因,才跟我说了有点多。
有过这一次谈话,我们好像一下子熟悉起来了,在车间里遇到,都会笑笑打打招呼,每次再去小街,看到她家正好有人,也会进去坐会。
有一天傍晚,我又一次走过她家门口,正好看到她女儿也在家里,厂里办公室的小谢正在给她辅导数学课,小谢师专毕业,想留在城里,就来到我们厂里了,刚好她家女儿初中,数学有不会的题目,就请他过来帮忙辅导辅导。
我看看,初中数学我也可以帮她的呀,以后,再路过她家,她女儿有不会的题目也会问我,这样一来,我去她家的次数就更多了。
就这样,我们就熟悉了,她女儿成绩不好不坏,上初中;老公就叫王四,具体大名没有问过,在另一家单位上班,两班倒,有时白天在家,有时夜里在家;王四的老婆自然就叫王四妈了。
有一天在她家里,终于遇到那个校友了,姓李,他前几年结婚了,爱人在盐城纺织厂上班,有一个襁褓中的女儿。他家住在家属区的后面一排,有时空了,他就会过来坐坐。说起来,他比我高几届,早几年分配到厂里,现在在生技科,主要负责印染那一方面。
王四妈是个热心人,有一次就让校友有机会把我调出车间,我一个中专生,整天在车间里晃荡能有什么出路啊?大家都是熟人,他没有多说,答应有机会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