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专栏学习感悟
武志红老师专栏每天的开篇句子是“生命的意义是成为你自己!”成为自己是人的终极目标。
马斯洛将拥有自主人格,能自主决定,自行负责的人界定义为自我实现者。这部分人能成为真正的自己,因为他们活的真实,生命力被充分看见,因而更成熟,既能深入理解世界,又能真诚地看待自己、同时与自我、他人和外部世界我关系更和谐。
武志红老师心理学专栏“自我实现”主题第一讲“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中提到了他们的先前七个特征,分别是:
1.准确和充分地认识现实;
2.宽容但又嫉恶如仇;
3.对自己的体验全然敞开;
4.以问题为中心,不以自我为中心;
5.超然独立的性格;
6.不迷信权威和文化;
7.清新隽永的鉴赏力。
对照以上7个特征,我想我最符合的是第2点宽容但又嫉恶如仇:学生时代班里有两个混混,大家都敬而远之,我很同情他们,坚信他们本质是善良的,只是因学习差、家长老师放弃教管、同学歧视,他们才故意搞“事”博取关注。因此经常找他们谈心,劝导他们别做坏事,好好学习。刚开始他们取笑我调戏我,但最后把我当朋友了,而且学习态度和作风有了很大的改进。我想这是我对他们的理解和宽容起了作用吧。
另一方面,感觉自己对人性中的恶也有高度敏感和抵触。有一次在地铁里发现一个扒手伸手到一个女孩的包里,我想都没想上去抓住他的手呵斥他,结果那人恶狠狠甩开我的手把我推到在地,逃跑了。虽然在电视上、新闻里看了太多小偷团伙作案,直接对峙会很危险,但到那一刻完全成了本能反应。还有每次看到拐卖儿童的新闻,就咬牙切齿,恨不能自己有超能力将他们一个个揪出来凌迟至死。
7个特征最不符合我的是第6点中的不迷信文化:作为温州人,人情文化一直给我很大的压力,每到过年过节,红白喜事,生娃庆典免不了要随习俗的大流。虽然内心很抵触、嫌麻烦,但因考虑到若自己按心性行事,会让生活在老家的父母难做人,所以还是摆脱不了那种氛围被动而为之。不过好在现在生活的环境不迷信人情文化,让我感到轻松自在。
虽然我不敢期望自己拥有自我实现者的所有特征,但可以做些改变,虽然改变意味着冒险、面对未知、尝试新体验、挑战自我极限与改变。但可以靠近自我实现者的境界,可以越来越自由,可以让人生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