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压力和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优生优育已深入人心,可以说很多家庭父母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精力用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而百分之九十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有很高的期望!那么最近社会上一直很火的口号—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究竟有多大意义?起跑线又究竟指什么?今天小编带大家来揭秘一个鲜为人知的规律,快看看身为父母的你是不是做事情本末倒置,做了很多无用功呢?
十几年前,常听老人们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父母小时候,因为家里条件都不好,上学时间奢侈的事情,有的家长看孩子不争气就直接会说——一看你就没出息,别去上学了,在家帮忙干活吧!
以前常听到父母讲他们的故事,甚至自己小时候也经常听到大人们对孩子有这样的偏见,我心里常常在想,真是愚昧的封建思想,孩子大了谁知道会有什么变化?!这不是坑自己的孩子么?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经历的事情多了,见闻也多了,对社会上许多不同层次的人都有了一些接触。结果在我的观察结果来看,发现了一个很令人失望的现象:很多牛人大V确实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崭露头角了,而且很少有前半生庸庸碌碌,后半生成为传奇的例子。这种社会上的普遍现象似乎证实了老人嘴里一直念叨的理论~于是我的头脑中出现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为什么不同的孩子从小就表现出这么大的差异,除了每个人的基因不同,后天的社会环境到底有没有影响?还是就像老人们所说的,这就是命运,是定数?
因为头脑中一直有这个疑问,偶然的一次机会,我阅读了美国的一篇科技杂志,这篇文章发表已经有很多年头了,但里面的理论似乎让我醍醐灌顶!
简单来解释一下:大家都知道,人的大脑其实就是由神经组成的,每个人控制不同功能的神经的发达程度不一致,直接导致了人们在不同方便的表现程度不同。而杂志给出了这样一个研究报道:婴儿在母亲肚子里时,大脑就已经开始发育了。但大脑神经开始疯狂增长是在婴儿出生后开始,到孩子3岁之前的这段时间。小孩在在这段时间需要大量的睡眠时间。
小孩子为什么如此贪睡,一方面小孩子身体内的大量的能量都用于自身身体的建设。另一方面,小孩子的大脑神经特别多,各项功能都处于活跃期,接受信息的能力是成人的N倍。如何理解呢?大家一定看过一些电影中讲到有些人大脑超牛逼,记忆力、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是常人的N倍,然后这些人虽然具有如此厉害的能力,但也很受限制,因为他们活的很累,很多他们不想接收的信息也被他们接受进来进行处理。其实在每个人婴儿时期,都是这种情况。婴儿对周围环境的这种超厉害的感知能力,在我看来应该是人类超强的适应环境能力的一个基础。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杂志很快谈到了孩子在3岁时发生的事情——一般婴儿在3岁的时候,大脑的神经增长达到顶峰,之后开始出现整体萎缩,局部加强的倾向。也就是说,为了不让自己的大脑被海量的外界信息“累死”,咱们的大脑开始出现选择性接受信息的倾向,大脑会根据婴儿接收到的各种刺激来判断那些功能是对孩子成长必须的,那些是可以舍弃的。其实正是在这取舍之间,人类才真正经历了第一次所谓的起跑线上的较量。此后,我们的大脑中,那些认为不重要的功能,会越来越衰退,而那些常用的功能,则会渐渐得到加强。
这种理论,同样可以解释一个每个人都有切身体会的现象,那就是总感觉小时候日子过得特别慢,而长大后,日子过得越来越快。其实,这是咱们大脑中信息接受功能区域衰退的表现。人在小时候,任何东西都需要自己的发现和认知功能,而长大后,更多的人们开始使用惯性思维,而跳过了真实的观察阶段。举个例子,拿一个篮球给一个孩子,告诉他这是篮球,他会对着篮球看半天,然后努力记住这是篮球。而大人呢,估计没人回去看,扫一眼就知道是篮球。但小孩子可能发现这个篮球掉了2块皮,大人则很有可能注意不到。
那么了解了以上的理论,对我们指导教育孩子有什么好处呢?以下是我给出的几点建议:
1、小孩子,一定要让他们多接触各种事物,而不要仅仅给一个封闭的环境,接触的刺激多,孩子的神经越活跃。接触的刺激少,则很多天赋可能就很快衰退了。
2、小孩子一定要保证营养到位,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孩子大脑的发育期,这个是实实在在咱们能够干预的起跑线。
3、小孩子更需要关爱。孩子小的时候,虽然还分不清自己和外界的界限,但是还是容易极度缺乏安全感的。这个不难理解,但缺乏安全感背后带来的恐惧和对性格塑造的影响,绝对是被当代父母所远远低估的。为什么有些人外向,有些人内向?除了基因、个人体质的影响外,小时候得到的关爱至关重要。经常没人管的孩子性格更容易偏内向,经常被父母抱在怀里的孩子,性格更加偏向于张扬外向。两种性格好坏我不做评价,但是内向性格的人,自卑倾向更加严重,这对一个人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初次接触这个理论,让我感到震惊,老人嘴里的3岁,与美国杂志里刊登的3岁,居然出奇的吻合我终于发现原来自己之前还是太浅薄了,老人们的话,尤其是一些古语,都是经历了多少代人的总结,或许并没有说明问题的症结所在,但确实是有一定的道理在里面的!
现在想想社会上各位家长、老师嘴里喊得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一直不认同这个理论,因为我一直不认为孩子的起跑线是上哪个小学、哪个初中,这些相对孩子的一生来讲太浅显。现在如果说非要让我说一个人生的起跑线,那一定是婴儿期3岁之前的这个阶段,而满足条件就是:温暖、陪伴、营养、各种良性的刺激!如果各位家长真的要比拼什么孩子的起跑线,请重视孩子这段时间的教育吧!
原创声明:本文为借事炼心原创文章,特此声明!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