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谈的第一段感情,是原来的高中同学,成绩优秀,长得好看,是一个特别自信的女孩。我被这种气质深深的吸引,所以从高中就开始关注她,后来高考结束,我找她聊天,利用暑假的时间,情感稳步提升,大一开学前我就表白了,她也接受了。我很好奇问她为什么会接受我,所以我问了她。她说她和我待在一起很真实,很舒服的关系。
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一段感情的开始往往是对方有自己缺少的某些特质,或者说对方可以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求,比如我觉得自己不自信,所以她的自信深深的吸引了我。后来我去查了相关书籍,有学者认为这些需求大多是孩童时没有被满足的,其中最重要也最普遍的就是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比如家里有好几个孩子,往往自己不是被最宠爱的。所以他们急于寻找归属感以及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当进入大学后,发现自己愈发的孤立无援,特别是当没有可以交心的朋友,同时又找不到其他兴趣爱好的时候,他们就有很强烈的欲望去找对象,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这些需求。
说回来,因为自己是留守儿童,以前父母不在身边,所以自然不自信,所以看到那些浑身散发自信的人,总是容易被吸引。和她谈了半年后,过年双方见了父母,但是热情却是在渐渐消失的,完美的皇冠也在渐渐退散,慢慢的发现自己和她处于及其不平衡的位置,因为不在一个学校,所以几乎有时间就去找她,各种节日准备礼物,而她给我的反馈少得可怜,我很难受,我多希望她可以多给我一些回应。我开始埋怨她,和她吵架。那时我特别喜欢感情应该双向奔赴这句话。每次吵我都拿这句话去堵她。她说,他真的喜欢我。我被情绪挑逗又怎会听进去。我说你喜欢我不表现出来,那我怎么去感受。她也不善表达,每次都被我说得哑口无言。我觉得每次我都吵赢了,但是每次吵完她都哭,我也很难受。(后来才明白感情的吵架是没有输赢的,只有解决问题才能促进感情)
后来的后来,这种感情的处理方式当然无效的,我们自然而然的开始渐行渐远。我发现她越来越不符合我的梦中情人的形象,我用尽全力去用我的方式去付出,希望获得对方的回馈,其实她也在慢慢的改变,但终究还是一方的改变弥补不了一方的溃败。
直到分手我都觉得大家都没错,只是不合适,表达爱的方式不同,不能接受到她别的地方的正回馈,她也深以为此。现在我才发现我就是傻猪,我当时只能看到那么表面的现象,却忘了更深次的东西,因为我童年并不优秀或者突出,所以重来没有成为特别的人,所以内心深处就特别有这样的需求,于是我开始暗示,甚至是明示,心想如果她爱我,就一定会顺从我,当我发现她并不能满足我想当特别的人的需求时,我很失望,气恼,甚至是愤恨,觉得她不爱我。就这样,我们的人生从此分了岔,记得分开那天,约出来见了面,很平静,两个人都不说话,我说走走吧,大概走了一百米,都绷不住了,很默契的说算了吧,真的很无奈,就是明明心中还有对方。如果当初我就懂了这些,我是不是就不会那么草率的说她不爱我呢,是不是我们就可以一直走下去呢。
很遗憾,也很幸运,至少让我明
白了当你是一个完整的人后,你所需要的一切都在你的内心中。当你找到自己后,你会发现爱情真的不是全部。不用在爱情的世界里那么努力的寻求回馈,希望你的生活里除了爱情,还有其他可以让你愉悦的兴趣爱好,在爱情里受伤后可以在别的地方治愈自己,否则抓住一个人作为救命稻草,迟早会失去尊严,然后从此你的喜怒哀乐将不再是自己可以决定的了。
成长是不可避免的,人这一辈子总是越来越孤独,当你不再去在意有没有人陪你奔赴下一场旅行的时候,恭喜你,你已经在享受孤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