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樊登读书会伏宝震,这是我的每日一篇文章之089篇。
在听了樊登老师讲解的《可复制的领导力》之后,我就买了他的那本书,在终于抽时间翻开那本书后了之后,才发现其实听了之后,还是要再买回来自己仔细阅读。这样会有意想不到的启发与收获。
虽然这是一本讲领导力的书,但里面的知识点非常之多,里面谈到领导力的原理时,提到一个乔哈里视窗,也就是沟通视窗。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状态都体现在上图这个视窗里。
一个人对其他人的影响力大小都体现在左上角的公开象限里。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每一个组织,每一个人都要不断放大公开象限,才能不断影响别人。
各种名人无论政界,体育界,还是影视圈,文化圈都因为他们的影响力足够大才能给他们带来各种收益。我们樊登读书会也是在各个城市通过各种社群运营和线下活动不断扩大我们的公开象限,让更多人了解我们,接触我们,并加入我们。
樊登老师在《可复制的领导力》里把尊敬和信任定义于领导力的核心。而尊敬和信任来自于公开象限的不断扩大。
我比较有感触的是公开象限是把“双刃剑”。我们在扩大公开象限时首先要把自己修炼成一个诚信,正直,谦和和善于学习的人。因为在这个越来越透明的时代,你的一次不靠谱都会被无限放大,尤其是你在公开象限越来越大的时候。即使你掩藏得够深,但那种一人两面的撕裂状态也是很痛苦的。所以,靠谱,是在这个陌生人社会行走最基本的要求。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扩大公开象限呢?
我们主要从左下角的隐私象限和右上角的盲点象限入手。
所谓隐私象限就是自己知道,他人不知道。这里面包含着技能,创意和思想。我们中国人都比较内敛,讲究“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在这个时代,如果不主动揭示自己,不把自己的能力亮出来接受他人和市场的检验,就永远不会有让别人看到的机会。樊老师如果不主动把自己高超的讲书技能展示出来,那也不会有樊登读书会存在。
这是最好的时代,让每一个有才华有创意的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所谓“怀才不遇”只可能因为你没什么才。我相信樊老师的讲书技能也是在不断讲课和读书中锻炼出来的。所以,只要有自己的技能和创意一定要展示出来。我们每个分会在推广过程中的社群互动我线下活动就是不断展示自己的过程,也是不断刻意练习的过程。我得承认我这之前做得很不好,要放下自心内心的那种所谓自尊心(其实是自卑),大胆地不断揭示自己。
右上角的盲点象限是别人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部分,需要我们不断恳请反馈,不断收集来自客户和市场的负面反馈,来改进自身。
“如果批评不被允许,那么赞美就毫无意义。”
我们有时就是太爱我们自己的产品,潜意识里抵触不好的反馈,认为那是别人的偏见。但我们如果不从内心放下这种执念,以开放,成长的心态来虚心接受批评,可能会失去很多成长的可能,甚至走入误区都不知道。
简而言之,我们自己以及我们的组织和产品从来都不是生而完美的,但只要根是正的,我们只要保持不断揭示自已,接受反馈,不断调整的习惯,我们的公开象限就在不断扩大,我们也就不断在成长,就在不断影响更多的人。
这其实就是一个终身成长的思维,因为没有什么天生完美,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完美,我们就在不断趋近的路上不断收获喜悦和价值。
这就是我今天学习《可复制的领导力》的收获,还有更多的知识,我会以一天一篇文章的方式分享,也体会分享的快乐。
如果您看了有收获,可以扫码加我微信,我们一同探讨!也希望您加入我们,一起每年读50本书!(扫第二个二维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