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7岁的儿子立了个小小的Flag,不跟以前的好朋友一起玩了。简单来说,就是他们三个小孩儿一起玩,经常会二打一,我儿子就永远是那个单独的。
上周他们再次爆发冲突,孩子非常沮丧地回家,还留下了两行“男儿泪”。我鼓动他跟朋友“绝交”,不再一起玩了。因为好朋友是互相的,不是单方的退让。孩子也决定暂时不跟他们一起玩,不做好朋友了。
立完Flag的第一天,孩子在小花园玩。因为以前都是跟那两个男孩一起玩,第一天有点无所适从。孩子环顾了下小花园,自己在单杠那吊着玩。
玩着玩着,单杠附近聚的人越来越多,小朋友们就开始交流经验,聊聊人生啥的。期间人来人往,到最后,剩下一个男孩一个女孩,还有我家孩子。他们都是一年级的小豆丁,就开始聊天,然后凑一块跳绳去了。
玩了将近2个小时,天色逐渐变暗,小朋友们就各自回家了。回家路上孩子说,“妈妈,我发现跟XX和XX玩也挺好的,我们约好了明天还一起玩”。
接下来的几天,这三个人几乎天天凑在一起,有时候还有新伙伴加入,队伍越来越庞大。偶尔那两个男孩看到我家娃会问,“你跟我们一起玩吗?”我家娃还记得当初立下的Flag,跟他们说没空,就继续跟新伙伴一起玩。
到今天局势发生变化了。那两个男孩跑过来加入了新组建的队伍,一群人玩了一小会儿,就各自回家了。
孩子跟我说,“为什么我以前愿意跟默默他们一起玩呢?他老是不遵守规则,今天又想耍赖皮,好在我们三个人都反对,他才老实了些”。
7岁小朋友分分合合的友谊,虽说看起来很稚嫩,也让我感触很深。
孩子的世界里没有那么多尔虞我诈,但他们依然有自己的小心思。我跟你一起玩,你没脾气,我就偶尔发发脾气,我每次发脾气你都能忍,我可能就会多发脾气,发越来越大的脾气。
如果我第一次发脾气,你就不忍了,那我就会尽量克制,只要我还想跟你一起玩,我就会想办法不惹你。
孩子跟孩子相处这样,跟家长相处更是如此。孩子玩游戏,到了约定时间还不停下,家长催的方式决定着孩子是否会遵守约定。
如果家长一边忙自己的事情,一边口头催促“游戏时间到了”,忙得连眼皮都没来得及抬一下,孩子大概率会无视你的催促,继续玩他的游戏。直到他认为,你催促的方式已经严重影响到他的“安危”了,他才会乖乖收手。
换个方式,如果家长第一次提醒,就是非常认真且正式的,走到孩子面前,看着孩子的眼睛,必要的时候站在他身边等一会儿,孩子会快速地停止游戏,开始找别的休闲方式。
不管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会对周围环境做出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反应。
这也时刻提醒我们,当孩子磨蹭拖拉,办事越来越费劲的时候,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方式,用能激发孩子行动力的方式对待他们,而不是简单粗暴的指责甚至打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