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
读什么书,就代表你是什么样的人;买什么书,就是给下一代指引什么方向。
马克思曾有句论断: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
社会关系的总和。顺着这个逻辑粗糙地延伸一下:你就是你过去见过的人,经历过的
事,以及,读过的书的总和。
一个喜欢读文学书籍的人,必定会对文学的世界充满想象力;一个喜欢读财经类书籍
的人,必定有着经济人的思维。他们的谈吐,气质,都会有一些微妙的差别。而这种气质,也必定会在与别人的交流中散发出来,所谓的“胸有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从小养成孩子爱读书的好习惯不但可以丰富孩子课外知识,一本好书还能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培养孩子正确的德行,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对读书的兴趣昵?以下这四招教你培养出爱阅读的好孩子。
一、为孩子提供阅读的环境
阅读需要有氛围,家庭的阅读氛围对孩子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无论自己的工作有多忙碌,每天都应当抽出一些时间与孩子共同阅读,分享名家经典,这对家长自身来说,是一种情操的陶冶,对孩子来说,更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有利于学生在品书的过程中心灵得到滋润,得到净化,更有利于亲子双方在文化修养上的共同提升。
创建阅读仪式:留出一段特别的时间作为每日读书时间,把和孩子一起选择“每日一书”变成惯例,然后坐在一个专门的位置读书。
二、选择适合孩子的书籍
除了营造宽松愉悦的家庭阅读氛围,还要给孩子提供符合孩子阅读的书籍,在书籍的选择上也是根孩子的年龄变化进行调整。书籍除了经常更新外,还要注重图书的多样性,选择像童话类、百科知识类、历史故事、中外名著等不同系列,这样可以拓宽孩子的阅读领域,让孩子兴趣广泛,知识面广。一些名人传记、励志故事都可以让孩子得到很好的教育。
同时,色彩明快、文字简单的图画书能很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韵律美妙的歌谣能让孩子感到满足开心,辨识物品、动物、颜色、数字、文字的书能让孩子获得基本的概念。还有诸如翻翻书、立体书那样的玩具书,可以让孩子与故事互动起来
三、和孩子聊书
在与孩子一起读完书后,许多大人喜欢向孩子提问,或要求孩子复述故事。这样做主要是想考查孩子是否理解、记住了故事。这的确是一种方法,但未必是最好的方法。不少孩子对这样的考查感到不耐烦,而他们的反应又令大人不满意。有的孩子甚至因此渐渐对共读活动感到厌烦。
我们的真正目的是帮助孩子理解,并从中获得决乐。所以重要的不是让孩子“答对”,而是通过交流使双方获得认同,大人对虚构故事与现实生活的理解也由此自然而然地传导给孩子。
四、为孩子做读书记录
不少家长喜欢为孩子做成长记录,这是非常好的习惯,孩子的成长大事,日常活动,童言稚语,都可以记录下来。大人时常翻看和回味,感到乐趣无穷。如果我们也能将孩子的读书成长经历记录下来,不但会非常有趣,而且会对引导孩子阅读很有帮助。
最简单的记录是记下每个阶段孩子读过的书。仅仅列出时间段和书名,就已经很有价值了。不过,一起参与,而且以有趣直观的形式来记录。
更为细致的记录还可以包含阅读的方法和孩子的阅读反应,如对某些书的好恶,读某些书时提到的有趣问题,对某些书的评语,读完后的感想等等。大人 可以时常翻出这些记录,来分析孩子的阅读发展情况,孩子也可以用来重温当时阅读的快乐情景,从而进一步重复阅读或进行延伸阅读。
孩子的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需要有一个过程,循序渐进。作为家长我们要首先有一颗平常心,不追求功利,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阅读;其次要了解孩子,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真正让孩子有阅读的兴趣;第三就是坚持,最难的也是坚持,一旦坚持下去就会有收获。
注:本文由每周微课卡卡老师编辑整理自网络,转载请注明。
每周微课是专业的妈妈学习平台,每周邀请一位知名的育儿专家,通过语音的形式,为妈妈们培养孩子提供专业的培训与指导。微信搜索“每周微课”公众号,关注我们,点击往期笔记,收听76期免费大咖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