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已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你愿意选择去过有目的、有意义的一生,还是愿意带着遗憾的痛楚回顾这只有一次的人生?
为了长期目标,我未来7年应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为了7年目标,我今年应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为了今年的目标,我本月应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为了本周目标,我今天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为了今天的目标,我现在应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每日必读:12条人生原则
早睡早起——晚不超过22:30,早不晚于6:00,醒后不睡回笼觉。
谨言——言必于人于己有益,避免无益的聊天。
适度——既不过分节制,也不纵欲。
日省——每日复盘,内观昨日之所言所行,有无疏漏。
专注——一次只做一件事,注意力放在正经事上。
真诚——在关键时刻绝不掉链子。
逻辑——必须说明何人因何故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
决策——听多数人的话,参考少数人的意见,最后自己做决定。
读书——读不懂的书,硬着头皮也要读完,且反复读很多遍,直到读懂。
决心——当做必做,想清楚了再说,说了就要做。
希望——相信复利效应,不断积累势能。
有备——遇事提前准备,考虑周全。
1,回看过去一周的时间开销记录,没有一天是22:30之前睡的,好有好几天是到凌晨1:00才睡。
从6月4日开始记录每日时间开销以来,到今天刚好2周。下图是近一周的上床时间和床上时间:
晚睡带来的必然后果就是第二天的起床问题,不想起,就算起来了,也一定是通过自己的意志力做了很久的思想斗争。我们的自控力就会被消耗,每个人的自控力是有限度的,当再起床上面消耗一部分,那么这一天在其他重要事情上的自控力就会打折扣。
晚睡带来晚起,早上的计划就被不断地压缩(原计划:1、6:00——6:30写反思日志;2、6:30——7:00阅读《穷查理》原版;3、7:00——7:30财富自由专栏并留言)。真的是只坚持了3天,6月4号(星期日)时间比较充裕,花了一上午的时间完成了上面3件事;6月5号(周一)22:55睡,5点起床,五点半开始写反思日志,时间比较充裕,到七点半完成计划的3件事;6月6号(周二)24:08睡,六点起床开始写反思日志,勉强完成计划的3件事;6月7号(周三)23:50睡,六点开始写反思日志,只完成了计划的前两件事;6月8号(周四)24:20睡,六点开始写反思日志,只完成了这一件事;6月9号(周五)1:00睡,6:45开始写反思日志,完成了计划的前两件事;6月10号(周六)1:10睡,6:50开始写反思日志,整个上午完成计划前面两件事。
下图是这几天的时间开销记录:
2,严重的拖延症
由于白天的事情没做完,那么就必须再找其他的时间来做,影响最大的就是阅读《穷查理》原版,晚上常常是花一到两个小时补完。因为对看原版书没底,磨叽迟迟不肯开始,知道拖到晚上才开始,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晚睡。如此往复,每天都感觉很忙、很累,却又没做出什么事情出来。于是焦虑的情绪就出现了,常常责怪自己,却并没有什么用。
3,很多事情是可以并联起来做的
很多事情并不是非得做完了才开始做另外一件事,因为我没时间有限,不可能有这样整块整块的时间,而且这样做的效率极低。比如财富自由专栏,完全可以在得空的时间就拿出来看看,也可以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想着怎么运用今天学的专栏内容。如此这般才是提高我们工作效力、延长我们生命的有效手段。
4,消耗意志力的事情不要放在一起做,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经常听到有人说自己坚持做了什么、什么,但凡是正真做成了事的人,你去问他,一定是感受到了做这件事的乐趣才做成了的,虽然在外人看来他是在“坚持”,对他自己来说做这件事情乐着了。当我们觉得某件事很值得持续去做的时候,我们不妨先定一个目标,给这个目标赋予足够重大的意义,让后再将目标分解到一个个可执行的小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