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有一次听到姥姥跟她的熟人谈起爸爸的工作,说爸爸是给资本家打工,当时的我没办法理解姥姥说起资本家时语气中的不屑与无奈。
后来在学考研政治时学到马克思说无产阶级是要被剥削的,联系近现代史,我总算明白了"资本家"三个字在姥姥心中的重量,姥姥是资产阶级在中国从有到无,又从无到有的见证者。她从小就被教育道"资本来到这个世界上,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并为生在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国家而感到自豪,人到中年却突然发现国家又允许一批人剥削另一批人了,这对她三观的冲击肯定比在找工作过程中我受到的冲击强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有时候我会对马克思有一点怨念,他洞悉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并对未来社会做出了天才的预见,却没有告诉我们如何做到,或者说如何快速做到,知道人类明天那么美好但是我们活不到那时候的人能不着急吗,现在我们知道了,历史的倒车开不得,历史的正车同样不是那么好开的,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
再说回我找工作的时候,每次修改简历的时候我都会想起一个故事:北宋权臣蔡京家的包子天下闻名,蔡被抄家后,有位官员买了曾给蔡京做包子的丫鬟,官员让丫鬟做包子,丫鬟说她不会。官员很奇怪,问:“你以前不是负责这方面工作吗?怎么能不会?”丫鬟回答道:“俺只是负责给包子馅里的葱花上刻花纹的。”有人要是问我:"你不是做手机的吗,怎么能不懂xxx呢?"我就回答:"俺只是负责给手机的硬件设计天线的。"跟这个丫鬟一模一样嘛。随着社会的发展,精细化分工这件事早就由笑话变成常态了。希腊英雄阿喀瑠斯结婚时家具都是自己打的,画家达芬奇兼任的xx"家"有将近二十种,数学王子高斯在当时数学的各个领域都有贡献,这样的全才以后都不会有了。分工都已经精细化到这个程度了,简历里还要写曾担任职务和曾获荣誉这些跟专业技能八杆子打不着的东西,也是够没劲的。同时也能感觉到分工越细的产业对资本的依附程度越高,因为资本紧紧地控制着生产资料。
生活最吊诡的地方在于回首过去,在你认为是重要的节点上,往往当时并不知道自己有得选。哪怕是在求职这种可以遇见的重要节点上,我能做的选择其实不多。找工作不像考学校,上了好的大学就会得到优秀的资源,而在工作时并不会因为你是最优秀的就能找到一份“事少钱多离家近”的工作,在能找到的最好几个去向里,基本上就是加班多的钱就多,加班少的钱就少,在我看来都不错,反正都是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我更希望能找个让我有时间把挣的钱花出去的工作。翻阅着网上和学长们关于工作的第二手资料,我总能感觉到这个社会以一种常人无法理解的极为客观的方式运行着。我很难用语言去描述一个本来就相信世界是物质的,历史是有逻辑的人(也就是本人)在意识到或者说真正接触到这种客观性时受到的震撼,一方面是"啊,果然是这样"的迷狂,另一方面是又窥探到了自己心中关于某些事不易察觉的主观性。至于说这种运行方式是常人无法理解的这一点倒是挺好理解的,人类这几百年科技发展的有点快,生产力解放了,社会也发展了,可是人还是两百年前的人,学习和思考能力上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情况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尼采说世界上会有超人出现,超人看人就像人看猴子一样,我是肯定成不了超人了,只希望能成为最后一批普通人,最接近超人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