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一去了一次动物园,一晃一年过去了。还记得一只只动物的影子,都模模糊糊、影影绰绰的。体态丰满的大熊猫、体形轻盈的猴子、体积庞大的大象、体健如牛的犀牛,体圆如桶的河马,更有不知名字的鸟兽们,已然淡出了我的脑际。
此次故地重游,相较去年轻松了一些。
娃长大一岁,出门在外的衣食负担都大大减轻,尿布不用戴了,奶不用喂了。语言表达和行动能力都大大增强,有事就说话,没事跑着玩。
即使如此,还是应了那句俗话,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
一个多小时的地铁多难熬啊,还好地铁的视频里有小兔子,伴娃度过漫漫长路。一只不遵守规则的小兔子,一只总是受伤的小兔子,一只好了伤疤忘了疼的小兔子。扶梯上探头看美女兔,头被卡;电梯快关了一往直前伸手扒拉,手被夹;进电梯乱按按钮,电梯失控;出电梯抢人一步,高处摔落。这就是不遵守规则的反面典型,娃从中学到了要遵守规则。
出了地铁,已是中午。动物园附近真是没啥好吃的,仅有的几家店人满为患,全是拖家带口带娃来的。将就吃吧,你还别嫌贵。
小儿难养,饭不难吃娃难喂。好不容易吃完了饭,兴致勃勃去买票,才想起要用现金,已经习惯无现金支付的我们,相顾无言。幸好还可以现场求助,问了几个年轻人,终于有人同意借钱,我给他转账。千恩万谢买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老天真会开玩笑,买完票走到动物园门口,矗立一个牌子,赫然印着两个二维码,下面分别写着微信和支付宝。这不是坑人吗,比焚书坑儒还坑。询问的时候,窗口售票员口口声声说只能用现金。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没有回忆就没有伤害。我看到动物园三个字正向我们招手,赶紧抱娃过去检票入园。
跟上次一样,先去熊猫馆参观。一队外国旅游团也同时进来,围在玻璃前拍啊录啊,一时间竟有些拥挤。也难怪,这会儿就这么一只宝贝,大家能宝贝的很,可这宝贝动也不动,懒懒的躺在木床上,我就这姿势,你们爱看不看,爱拍不拍。能不看吗?千里迢迢来了,就为了在人群中多看你一眼。
娃很高兴,不停地说“国宝大熊猫”,“它喜欢吃竹子”。这是娃从书上学来的。
后来又在室外看到了两只,都远远的,大熊猫都在睡午觉,也没有黑白分明的样子,看的不尽兴。
转出了熊猫馆,来到了猴子山。猴子山是我起的名字,因为这里好像没有名字,去年来也没到过这里,这次凑巧路过。猴子们不愧是林中好手,身手不凡,腾挪跳跃,飞檐走壁,风声在耳,形影不见。直到看见一只小猴倒挂金钩,忽然联想起猴子捞月的故事,不是虚构。
娃在猴子山看的欢喜,观察的认真,尤其爱看幼猴仰伏在猴妈妈腹下。猴妈妈停下来的时候,小猴子就松开妈妈自己下地玩,大大的眼睛,满满的童真,跟人类的宝宝似乎没什么分别呀。写到此处,不禁想起巧虎里的一句歌词,世界就是爱的大家庭。人与自然,本就该和谐相处的啊,不是吗?
与猴子山的猴子们呆的久了,我竟也贪恋起来,不想往前。一是贪恋此地的阴凉宜人,二是贪恋小猴子的活泼可爱,精灵俏皮,三是贪恋娃此刻的开心忘我,娃已深深的爱上了这些小猴子,要跟它们做好朋友呢。
太阳稍稍偏西,我们才继续走。一头豪猪,浑身是刺,窝在堆起的木头下面。三头土狼,一动不动,在土坑里闭目养神。北极熊馆,一只雪白的北极熊蹲在水池里,神情落寞,这里一定没有家乡的味道,一定没有家乡的温度,一定没有家乡的辽阔无垠。
不知不觉,昆玉河现身眼前,动荡摇晃的河水,冲刷着河槽内鲜红的水草根基。一艘快艇飞速驰来,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观光快艇冲击出来的层层波浪。于是大家就坐在岸边,欣赏这无风而起的浪,欣赏快艇在昆玉河上极速前进的刺激和兴奋。
欣赏够了,才起身沿河而行。大象,犀牛,河马,长颈鹿,各在各的领地内或俯首食草,或昂首信步,或岿然不动。特别是长颈鹿,优雅美丽,自信迷人,来回踱步,魅力不减去年。
看到这里,动物园的游览告一段落。夕阳向晚,该说再见了,娃有点依依不舍,还念叨着要看大熊猫。国宝大熊猫,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