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汤圆是个不到三岁的女孩子。
自从妈妈肚子里有了二胎,大人们看到小汤圆,总要和她开几句玩笑:“汤圆,弟弟或者妹妹生下来,你要对弟弟(妹妹)好,不能打弟弟(妹妹)呀”。
汤圆通常是不加思索的回答:我要打弟弟。
虽然有的话还说不清楚,但她已经能感受到妈妈肚子里的弟弟(妹妹)对她地位的威胁。
通常对她影响不好的事物,她从来是不会掩饰自己真实的想法的。
大人一提到这个话题,只要妈妈在身边,她都要在妈妈鼓起的肚子上拍两下:打弟弟,打弟弟。
妈妈这时总是宠溺的看着她附和:打弟弟,打弟弟。
妈妈是极其爱小汤圆的,只要下班或者节假日,总是和小汤圆形影不离,尽心照顾着小汤圆。
怀胎十月,妈妈生了个小男孩,汤圆多了个弟弟。
做月子的妈妈自然没精力也没体力照顾小汤圆了。
小汤圆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轮流照顾。
由于爷爷奶奶还在上班,工作日由姥姥姥爷照看,节假日由爷爷奶奶照顾。
平时每天能见到妈妈,接受妈妈疼爱的小汤圆一星期只能见妈妈一两次了。
刚开始小汤圆想念妈妈,心疼她的奶奶就经常把她送妈妈那里看妈妈。
妈妈也心疼汤圆,有一晚汤圆哭着不走,心软就让汤圆留在她那里过夜。
新生的小弟弟白天睡,晚上就要闹夜。小汤圆毕竟还太小,弟弟半夜一闹把她惊醒了她也闹,对付两个哇哇哭闹的孩子,妈妈和月嫂实在焦头烂额,应付不了。
于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尽量不敢再带汤圆去看妈妈了。
后来有一个星期六的上午,爸爸妈妈带小弟弟去医院采血,在路上正好遇到爷爷奶奶带小汤圆去超市。
汤圆看到爸爸妈妈,哭着要和他们在一起。
爸爸妈妈也舍不得让心爱的女儿哭泣,就把女儿带回了家。
过了两个小时奶奶到爸爸妈妈家接小汤圆,一进门,就看到小汤圆坐在沙发上哭,妈妈在一旁安慰。
月嫂笑的和奶奶说:上午汤圆和妈妈回到家,小米粒(弟弟)就拉了尿了,妈妈和月嫂在卧室忙的帮弟弟收拾屎尿。
妈妈叫小汤圆进卧室,汤圆不进,一会就听到客厅里乒乒乓乓,小汤圆把能够到的东西都摔了,还大哭。
原来小汤圆吃弟弟的醋了,她感觉到弟弟夺走了她的妈妈。妈妈到客厅安抚她的时候,她死活不让妈妈再进卧室抱弟弟。
好在有月嫂照顾弟弟。
面对姐弟俩的争宠,月嫂忍不住边笑边说:平时这里是小米粒(弟弟)的天下,每天哼哼唧唧不断,小汤圆一哭,这里没他的市场了,他顿时安静了,吭都不吭一声。
听她这样一说,奶奶也忍不住笑了。
可是心里又着实心疼小汤圆,她也是个孩子呀,平时一贯爱她的妈妈突然不能照顾她了,她怎能不失落?
面对妈妈不能两全的无奈,以后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尽量不再带小汤圆去看妈妈了。
有一件红背心是妈妈的,她是小汤圆的最爱。不管是白天黑夜,小汤圆只有抱着妈妈的衣服才安心,晚上睡觉更是要抱着睡觉。
她说:衣服上有妈妈的味道,很好闻。
其实她内心的声音是:抱着妈妈的衣服,就像抱住了妈妈。
有时候汤圆半夜会叫妈妈,或者哭醒,和她一起睡的大人们知道:汤圆是想妈妈了。
学过心理学的奶奶知道:这和汤圆害怕妈妈只爱弟弟,不爱自己,心里没有安全感有关。
一个家庭系统中,新成员的到来必定会影响这个系统的平衡性。弟弟未到来之前,汤圆在家庭中一直“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内心会觉得“爸爸妈妈只爱自己一人”。
弟弟这个“竞争者”的出现,让汤圆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胁,非常恐慌。她在妈妈面前吃醋、哭闹,不让妈妈接触弟弟的行为都是潜意识里渴望获得妈妈更多关爱。
虽然父母忙着照顾弟弟顾不上小汤圆,但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比以往更加疼爱小汤圆了,极尽所能的精心照顾着这个见不到妈妈心里失落的宝贝。
汤圆在之前的人生经历中体验到的是“妈妈只爱我一个”,这个信念被弟弟的到来打破,因为妈妈坐月子,“爸妈爱弟弟,也爱我”这个新的信念还未建立,也还未被经验到。
希望爸爸妈妈,在弟弟出生后的前两三年里对汤圆和弟弟一视同仁,让汤圆感受到:弟弟不会抢走我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会一如既往地爱我。
弟弟出生后,爸爸妈妈需要明白:爱弟弟是父母自己的事情,不是汤圆的事情。
汤圆可以爱也可以不爱,汤圆爱弟弟,是因为她爱爸爸妈妈,而顺带爱爸爸妈妈的孩子——弟弟。然后在与弟弟的相处中,有了情感链接,而发自内心地愿意照顾、呵护弟弟。
一般而言,在二宝出生的前两三年里,父母越认可大宝,越尊重大宝,越爱大宝,大宝越愿意友善对待二宝,跟父母一同照顾、爱弟弟妹妹。
甚至有些父母会发现,大宝二宝很亲密,二宝比较信任、依赖大宝,大宝也有了做哥哥姐姐的担当。
希望可爱的汤圆在未来的日子里不受弟弟到来的影响,健康的成长。
曾经有人说,对孩子来说世界上最好的礼物就是“手足”,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起成长,当父母都已老去时,他们仍在彼此的生命中举足轻重!
希望爸爸妈妈在孩子早期,能够让孩子们之间的竞争、嫉妒变为良性,促进孩子们的健康发展和手足之情,学会更好的爱与被爱。
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