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半是开玩笑、半是认真地说:“只要我们遇到姓钱的,往往发现人家就比我们厉害!” 的确如此,钱氏家族,群星璀璨。不说古代,但说当代,就是大家云集:大文学家钱钟书、大科学家钱其森、钱三强、著名外交家钱其琛等不胜枚举。为什么这样的家族人才辈出呢?究其原因,还是源远流长的家风建设所致。灵魂深处流淌着一条无形的“大河”,就会润泽出光亮挺拔的人。《庄子·刻意》:“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惔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 人可以因家风而拥有初心,宁静专一而心灵强大,让生命拥有诗与远方。
与学习型社会“相呼应”,学习型家庭这一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人们对以家教、家训、家风的关心和重视,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要明白,家风不等同于家规,言家风必谈家规,那是一种“自我窄化”。好家风、好家训建设要有相对完整的一套“体系”。如何“找到”好家风呢?我们的成功经验是:要秉承民主意识,让孩子先来——“来,孩子!今天我们‘找家风’,你就是金牌主持人!” 让孩子来主持家庭会议,明确会议主题内容,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然后用“三最”:用最好的书法、最凝练的表达,最能寄托对美好未来的期许的句子,写出来,进行“投票公决”,遴选出家训。
其实,在会议之前就要先“吹风”,孩子就会“博览群书”地查找资料,这本身就是一次心灵洗礼和“头脑风暴”。如此这般,孩子深度参与的家训,才有“教育力”。家训建设要“三个基于”:基于生活,基于实际,基于孩子的认知规矩和成长规矩,只有融入孩子才有真教育。凡是脱离孩子、居高临下地抛给孩子“家规”的做法,这是对家训的自我窄化,家庭教育的效果也很难持久。
让家成为梦想起航的地方,家风就是征帆起航的“东风”。学习型家庭重要之处,在于注重家教传承,注重家风濡染,注重爱国守法、遵德守礼、平等和谐、诚信敬业,家教良好、家风淳朴、绿色节俭、热心公益等“关键要素”的“培育”。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让父母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家庭成为涵养美德、陶冶情操的心灵归宿,好家风、好家训能支撑起一个美好的未来。好家风的建设都有赖于学习观念的树立和学习型家庭的建设,使终身学习逐渐成为每个家庭成员的内在需求,从而让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落地。
我们提倡以家庭餐桌为载体,从细微之处持之以恒地构建学习型家庭。 餐桌文化是家庭幸福的支点,家人交心会是家风浸染的气场。餐前餐后家庭成员共同交流、共同学习,不但能增进亲情,还能形成共同的“话语体系”,从而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工作劳累一天,晚餐不仅能舒缓节奏、使生理得到补充,也会为精神情感提供及时的滋养。晚餐后不要急于“曲终人散”,各忙各的,而应坚持围坐在一起半小时以上,交流各自见闻,诉说彼此感受,沟通信息,传播知识,研讨一些热点事项。也可进“微项目设计”,请孩子们表演一下功课内容如诵读诗文、讲故事,微型演讲会等,并及时的地给予激励肯定。家长也可适时地“露一手”,也可由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本书”。也可结合共同感兴趣的“领域”,交流营养学、植物学、健康知识、环保知识等。贵在坚持,平均每天共同学习半个小时以上,家庭气质就会“羽化蝶变”,学习型家庭建设的目标就会水到渠成。
金辉 于南城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