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方法,千差万别,这里厚着脸皮说四种方法,有一点说大话的成分。每个人都有自己读书的习惯,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此说来,读书方法何止千千万万呢。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一本很火的书的观点。《如何阅读一本书》,刚看到标题,我也有一种懵逼的感觉,怎么读?不就一页页一张张的读呗。如果真这么简单,这本书也不可能占有畅销榜数十年之久。
我也真的想知道作者是否真有什么金玉良言,毕竟我也是喜欢读书的人,如果真的找到什么有益于读书的法门,于我不也是好事一件嘛。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买了这本书。这就是我和《如何阅读一本书》的缘起。
不得不说,老外做事是想当严谨的。我一直以为这本书,虽然不可能很浅薄,但总不至于很复杂。可这本书偏偏就复杂细致到像一篇学术论文。那也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看了。
老实来讲,现在跟大家分享这本书,还有点为时过早。实际我并未看完,几天过去了,才看了大概四十多页。一来,文章需要慢慢咀嚼,细细品味。二来,最近看书确实有点累了,让自己开了一下小差,阅读的密度和强度都不似以前,也导致阅读进度缓慢。
本书是两个大学教授合著的,这两个老外说实话我并不了解,在此也就不做介绍。仅仅讨论读书的收获,准确来讲,这是一篇读书笔记。
作者认为,读书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基础阅读,就是我们在阅读之前,做的一系列准备措施。简而言之,就是读书识字,也就是我们幼儿园到小学这个阶段,认识尽可能多的生僻字,可以理解句子的含义诸如此类。
检视阅读就开始有点复杂起来了,其本质有点类似于我们时常说的速读。作者也对这个“速”提了一点点小要求,到底该多快?作者认为不宜太慢,否则就达不到速读的效果,浪费时间。也不宜太快,否则一目十行,囫囵吞枣,这样的阅读没有任何意义。综而论之,就是在理解的前提下,尽可能快的阅读。
检视阅读,是一种粗浅的读法。读者无需把整本书读完,甚至读读书名,读读书的广告文案,读读索引,读读感兴趣的索引相关正文,可以只连续读几段或者几页。以此判断,此书有没有必要读下去。如果作者满纸荒唐言,或者都是一些你已经知道的观点,就根本没有继续读下去的必要了。可以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优质书籍的阅读上了。
分析阅读,也就是开始精度。经过第一次粗读的筛选,对好书进行更细致的阅读。如果说,粗读是在尽可能小的时间范围内,理解一本书。而分析阅读,就是在无限的时间内,理解一本书。好书不厌百回读,一遍遍的读,读通读透。在这个阶段,理解作者一些细节的含义,理解整本书的框架,是怎样由一篇篇小文章,构成这个庞大的系统。
而最高层次的主题阅读,就类似于学术论文的要求了。我对某个主题感兴趣,比如国家制度。那么这本书看完之后,我要找一系列关于国家制度的书,赞成的反对的,都找来读。在一个更高的格局上看待问题。
说句不避嫌的话,我虽未读书破万卷,多年累计下来,百卷千卷,各类书籍混杂。自认为是读了一些书的人。按照作者的四个层次,我只是走到了分析阅读最浅显的阶段。
读书是为了让人成长,更好的了解世界,了解自己。一本好书,仿佛结交一位挚友,仿佛遇见一位名师。
《如何阅读一本书》最大的好处,便在于,给你一个对的方向,让你更有可能遇见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