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司总把谁都不爱干的活安排给我,
那活我也不爱干啊,一点技术含量没有。”
“做好了功劳是领导的,搞砸了过错全是我的。”
90后妹妹给我发了这条微信。
初入职场,踌躇满志,摩拳擦掌想要大干一场时,
却总和打杂、流水线作业或者不公平遭遇。
职场应该是咪蒙描述的那样啊,
高大上的工作环境、轻松欢乐的工作氛围、
尊重下属、给买各种好吃的还可以随意打骂的老板、
完全没有职场厚黑学、到处都是乐于栽培下属的前辈们,
一言不合就去欧洲溜达一圈的团建……
且不说描述的真假和入职几率的渺茫,
这种公司本身的存在恐怕就要比大熊猫还要稀少。
个性解放的90后们往往一气之下追求自我,
寻寻觅觅,磕磕撞撞后发现仍会遭遇相似的窘境。
既然逃不开,那么、如何面对和处理类似的情况呢?
首先,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
切忌介于二者中间,
“做了、但因为我不喜欢所以没有好好做”,
还有“做了,但摔摔打打不情不愿的做”。
职场不同于学校,是以结果为导向的,
凡事重结果、不看过程。
排除你的心理活动,单从结果上来看,
“做但没做好”就会被认为能力不行,
“不好好做”就会被贴上态度不好、不好管理的标签。
这样的做,还不如不做!
假如“不做”,也许会被理解,毕竟上司也是从职场新人时期过来的,
即使认为你有个性,也不会产生负面的印象。
当然,最好的情况是,“做并且好好做”。
一项谁都嗤之以鼻不愿意承担的工作,
你不仅做了,还认认真真地做,
甚至用智慧、用心做到完美,漂亮!
岂不是用最小的成本博得了最好的效果么,
很难不让上司对你刮目相看、
继而委派给你更加有价值的工作吧。
其实上司委派各项工作时,
是需要基于员工能力、激励、公平等因素来考量的,
那么,在还没有展现出任何能力和价值时,
凭什么好事会轮到你头上呢?
所以,那些总是存在的无价值和流水线工作由谁来做呢?
自然会落到了还没有任何存在感的新人头上。
如果想要承担更有价值的工作就要展现自己的能力,
“不好好做”不如“不做”,“不做”不如“做到最好”,
所以,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其次,未雨绸缪、充实自己。
很多人的大学专业都是父母或者自己在蒙的状态下选的,
进入职场才发现,四年学的专业课和职场应用根本是两码事儿,
才开始明白进入的行业到底是干嘛地!
经历过这么多坑爹的事,你真的该好好想一想,
这份工作,自己喜欢吗?
除去新鲜感的因素,是否喜欢?
看前辈、上司们的工作状态,
再想象一下现在的他们就是若干年后的自己,
是否仍然喜欢,
甚至想象如果做一辈子,
是否仍然喜欢。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恭喜你,你太幸运了!
一直坚持做下去就好。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也不要着急走,
公司里面有很多职位,
可以留心观察,虚心请教前辈,
直接听他们最一手的评价和感悟,
会帮助你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寻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
一旦确定了努力的方向,
记得,即使再繁忙的日常,
也不要忘记提高自己的“专业实力”和“亮点实力”。
什么是“专业实力”和“亮点实力”呢?
所谓“专业实力”就是在工作中主要应用的。
除了在日常工作中渐渐掌握的以外,
也要有意识地参加培训、主动提高,
不断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会成长得更快。
假如你是会计,考下“注册会计师”证,
再加上目前的工作经验就会让你身价倍增。
假如你是一名外语工作者,阅读更多的外文原著和文化历史相关书籍,
会让你在翻译时更触类旁通、游刃有余。
“亮点实力”就是在激烈竞争中会让你脱颖而出,
或者在危机时刻能让你化险为夷的实力。
如果你是一名教师,学些心理学,会让你更受学生欢迎,
如果未来想走上管理岗位,那么及早积累管理学方面的知识,
提高组织、表达等能力,机会出现你才有能力把握住。
从职业发展生涯的纵向角度来观察,
确定自己需要提高的“专业实力”,
从职业相关性的横向角度来观察,
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亮点实力”。
眼前的努力、积累虽然吃力,
却会让未来的路越来越平坦、顺畅。
不久的将来,90后也会开始活跃在各行业管理层,
也许也会有来自00后相似的不满和抱怨,
那时你又会对他们说什么呢?
当才华还撑不起野心的时候,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
当能力还驾驭不了目标时,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
梦想,不是浮躁,而是沉淀和积累,
问问自己,想要怎样的人生,静心学习,耐心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