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个故事吧!
今年4月份的时候,疫情稍微好转,大家的工作正在逐步的重启中,因为业务的需要,和几个新认识的朋友一起吃饭,吃饭的地方比较气派,偌大的一张圆桌就几个人,就算是响应了政府要求的不聚集,分散就餐的号召吧。
席间,大家相互寒暄到推杯换盏,虽然不是很熟悉,倒也感觉非常惬意。那天我是充当跟班的次要角色,打着开车的旗号,以茶代酒。桌上喝酒的人的作风还是比较硬朗的,大家三杯酒开场后,每个人都按顺序轮着和桌上的每位客人敬酒,热辣的场面又呈现在我面前,心想,还好喝的是茶,要是酒的话,又要呼唤大地了!
其中一位大哥是饭店的大掌柜的,老板不在就是他,场面上的人物,敬起酒来让人感觉相见恨晚,酒逢知己千杯少,因为我和他邻座,不免就多攀谈了几句互相熟悉一下。
不聊不知道,一聊发现是同乡,而且还非常近,真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啊!因为是同乡大家快速的拉近了彼此的心里距离,我恨不得把茶杯立马放下,换酒杯倒满端起,这种感觉不喝酒根本就表达不出来嘛!赶快拿出手机,互加微信,留下联系方式。后来大哥意犹未尽,说在当地很多家乡的朋友,后头他组局邀请大家相互认识,共图大业!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和大哥已经很熟悉了,至少互加了微信,日后联系也能回忆起来我是谁。当然,和大哥搭班的还有一位二掌柜的和两个年轻后生,在大掌柜的引领下,手下人也称兄道弟起来。
没有办法,自己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所以对酒桌上的话总是听一半,信一半,那天的话没法不让人相信啊。
过后,我觉得朋友间需要走动走动,尤其是和那位大哥,大哥组不组局邀请同乡朋友聚会,那都是酒桌上的话,没有关系,自己单独问候和拜访一下应该还是有这个感情基础的。于是,最近通过微信联系了大哥,看看最近有没有时间去聊聊天,拜访一下?大哥很爽快的就答应了见面,此时我在想,大哥真是同乡人啊,那么亲切,那么热情!
驾车欣然前往,穿过大堂时恰好遇到了二掌柜,因为他的面相和体型很特殊,一眼就能认出来,我赶紧打招呼问好,二掌柜很纳闷的看着我,可能是想:我们认识吗?这个情况不太重要,正在这个时候大哥打电话过来,因为已经看见人了,所以我没有接电话,就招呼了一声X总,径直朝大哥走去。
大哥看见我的一刹那,顿了一下,站在大堂一侧,问我来有什么事情吗?我突然感觉到大哥应该是我把彻底忘记了!当时大厅里人声鼎沸,不方便说话,我就问了一句:您看能不能找个相对安静的地方咱们聊一会?
在包间里,大哥带着疑惑的表情:我们是在什么时候认识的?通过谁认识的?说到这里我心里基本上知道对方的想法了,把上次见面的情景又描述了一遍,为了避免尴尬,又明知故问的询问了对方的一些情况,疫情后的恢复情况如何无关紧要的话题,因为他那里卖MT酒,还说了,我认识的几个企业家朋友经常有应酬需要买酒,可以介绍他们来饭店和他认识,来生意了,大哥好像对我的这个说辞没什么反应,好像在说买不买无所谓啦。
因为是大掌柜的,事务比较忙,不便打扰太长时间,我就告辞了。
回来的路上,我的心里有点不解,也有点不悦:为什么和大哥第一次喝酒的时候称兄道弟,相见恨晚,第二次再见的时候形同陌路?第一次的酒可能是白喝了,第二次的面更应该没有白见!
我想,不该是大哥的记性不好,他的朋友应该不少,不可能都忘记吧,也不是大哥的待人接物的礼貌不够,酒桌上不是妙语连珠,推心置腹嘛,更不是大哥持才傲物目中无人,最该反思的是自己本身:你为什么不被人重视,不被人记住,为什么这样尴尬的会面情景会让你遇见?
我们觉得,我们在和朋友交往的时候付出了真心,献出了真意,但是真正被认可的只有被实力支撑的部分,在你没有给自己打标签的时候,大家以为你就是可有可无的透明人,在你被别人认为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大家就会努力清空大脑内存,去存储更多他们认为有用的人。这种情况,有可能是人的行为被现实塑造成这样了,也可能是人性使然,这都没有错,但是之前的称兄道弟,推心置腹,觥筹交错,相见恨晚,期许未来都又是怎么回事呢?
如今,每个人都在计算着我要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他能为我带来什么利用价值,如果你被人忘记了,或者根本就没有记住,那一定是自己的价值不高,对别人没有意义,这种关系,除了无法改变的血缘关系外,朋友关系、配偶关系统统适用。
所以,无所谓,树大根深之日,就是你遮天蔽日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