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听老人说起以前的人结婚时,送亲的人只能是家里的男丁,自己的父亲、叔伯、兄弟之类的,女方的母亲只能等女儿生了孩子之后摆满月酒的时候再去。以前的人结婚还摆两天酒呢,第一天在女方家摆,男方在女方家吃了午饭把新娘娶回家,第二天男方家大摆宴席,女方家的男性亲人来做客。现在的人一般都不讲究这些了,如果在酒店办婚礼的话,男方女方可以同一天办,双方的亲朋好友聚在一起,不分男女,也挺热闹的。
现在遇到一件棘手的事情,亲戚的女儿马上要出嫁了,男方家是农村的,不在县城的酒店举办婚礼,出嫁当天要接到农村,离我们这一两个小时的车程,男方家要求女方家的亲戚在出嫁的当天去男方家做客,去做客的人得全部是男丁,女人一个都不能去。
男方的媒人说:“我跟你们说啊,你们女方家在女儿出嫁那天去我们男方家做客,只能去男丁的,一个女的都不能去。”听了这话真的有点生气,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如此的重男轻女,竟然说女方这边在女儿出嫁时去男方家做客,全部只能男丁去,女的不能去,男方说他们那边的风俗就是这样,不管订婚结婚都只能男丁出马,女的都要靠边站,因为女的都不能做主,不管是商量婚姻大事,还是坐在席上喝酒,都是男丁,女人是没有话语权的。这话听着怎么那么别扭呢?
男方那边的媒人说这话的时候一直是笑着说的,开始以为是开玩笑的,之前也听说过类似的话语,不过都是多少年前的老传统了,现在是新社会了,怎么还有这种陋习?女方的叔叔去男方家做客,就只能叔叔去,婶婶不能去,这是要闹哪样?万一叔叔去世了,只有婶婶的呢?难道婶婶就不能去了?
按以前的风俗,还真的是这样,有些地方的女人还不能上桌吃饭呢,这都是哪个年代的事情了,还拿出来说有什么意义呢?现在都是新社会了,大家都不讲究这些东西了,为什么男方那边嘴上说着按新规矩来,尊重女方这边的风俗,却还一味地按老规矩要求女方家呢?女方提出一点反对意见,男方家人立马就炸毛,这哪里是商量婚事,分明是男方家决定好了,直接来通知女方按他们说的执行吗?
既然男方家是来通知女方家的,就不要说那么多客套话了,一边说着尊重女方,一边不肯作出任何让步,把女方家说的话全部当成空气。明明应该是男女双方高高兴兴地坐在一起商量婚事,怎么变成了男方家的独角戏了呢?而且男方媒人说的女方这边的亲人只能男丁去,女人不能去这句话有点伤人了,一直都不能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