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巧风 焦点网络班21期,坚持第2天,原创分享
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在当下飞速发展的社会中,究竟应该如何安排我们的时间和生活呢?为什么常常列出完美的计划?但是到最后总是无法得到施行?有什么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改变拖延的习惯,提高工作的效率?
首先就要做到掌控时间,三种常见的认知误区:
一、认为必须安排到事无巨细、考虑全面、微不足道的细节,才会采取行动。这是强迫心理的表现,背后的真相是可能畏惧这件事,所以才一直迟迟不敢行动的一个借口,结果会浪费很多时间,错失很多机会。
二、总是让自己忙个不停,却不知道为什么而做这件事,究竟有多大价值?比如:听课记笔记的时候,只怕落掉每一个细节。每天熬夜加班工作,却始终没有出色的业绩。实际上可能陷入了一种重复的机械劳动的过程。
三、觉得自己分秒必争,这种人常常将周围人搞得十分紧张,常常给自己制定工作量,生活仿佛由一件件任务任务拼成的时间表。所以会感到十分的疲惫,甚至很长一段时间提不起动力,恢复不到原来的状态。
为什么会容易陷入这三种认知误区呢?
一、有太多其他的诱惑,在争夺我们的注意力,我们想要完成的事越多,就会越想到时间掌控上上的局促和紧张。
二、在日常的吃饭、睡觉,走路、交际、上司交付的任务、伴侣、孩子的陪伴与沟通,身体不舒服、看病等这些必要的时间投入上掌控的余地是有限的。
时间的控制对我来说有什么意义吗?哪怕再忙的人一天也能挤出一两个空暇的时间来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
究竟怎么掌控我们的时间和生活呢?
一、规划一份人生目标清单
二、列出A级活动清单
三、建立每天列事物清单的习惯
列出我们的人生目标,找出你生活中的目标和目的,没有目标的生活缺乏动力,只能被生活推着走。
拿出三张纸,15分钟时间,标上今天的日期,再在每张纸的第一行,各自写下以下三个问题
1.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2.你准备怎样过今后三年的时间 3.如果你只剩下六个月的生命,你会怎样度过?
一、平时工作很忙,怎么能够为我的A级活动挤出更多时间来?
二、平时做事情效率低,总是拖延,有什么解决办法?
三、已经列出了计划,但是没有办法施行,怎么办?如何克服逃避心理?
1.碎片化时间利用方法?
帕金森定律,什么叫帕金森定律?简单说就是如果我们给自己安排充裕的时间去完成一项工作,我们会放慢节奏或增加其他工作,以便用掉所有的时间,从而导致效率更低。时间太多了,工作自动膨胀,如果感觉时间宝贵,会把可用的时间尽可能地利用起来完成目标,而不是一味的空想。
二八定律,80%的价值都是由20%的工作产生的,剩下的80%的工作只能产生20%的价值,如80%的销售额来自于20%的用户;80%的公众号文章阅读时间都被画在了20%的公众号上,;80%的灰尘来自于20%的办公区域等等。我们要找出那些能产生80%价值的事情,将他们标为A级,然后尽快完成它们。
2.如何解决拖延?
(1)拉筋式提问:是一种随时随地使用的时间规划方式,就是问自己:我现在最应该做什么目的在于帮助你最大限度的利用时间。
(2)制定速成任务 瑞士干奶酪的方法:他就像在奶酪上戳几个小洞,先为某件事提供一个突破口。尤其是出现困难却重要,简单不重要,两个任务时,可能下意识的,总想要先做简单却不重要的任务。建议哪怕只有十分钟时间,也要先做那个困难,但是重要的任务,这时就可以采用制定速成任务方法。
3.如何克服逃避心理?
逃避是一种状态,比如很多时候我们本来应该做某件事,却去做其他不相关的事情,比如看手机整理桌面,打扫卫生等等。作为我们不想做某件事情的理由,这其实背后可能是你在逃避这件事,但是你为了不让自己空闲下来,所以就用其他事情作为代替来填充自己内心的紧张和无力,最后往往又要等到时间过去了,我们又来懊悔自己怎么没有完成这件事。如果这个时候你本该完成某项任务,但是你并没有去做,这时你一定要提醒自己,承认你就是在浪费时间。
除了承认自己在浪费时间以外,另一种客服逃避心理的办法是跟自己对话,找出自己做这件事的动力。很多时候我们迟迟不敢动手,做该做的事情反而去做那些容易做的事情,也可能因为我们在主观上认为这件事不可能完成,但是要记住困难经常是我们想象出来的,还记得小马过河的故事吗?就像河水,可能并没有看上去的那么深,所以事实本身可能没有你所想的那么困难,要证实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有完成的?可能只能通过自己去检验,与其带着可能失败的心情来完成一件未知的事情,我们不如换一种心态,相信自己能成功,这就能为我们完成这项任务提供更强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