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说主题研究
人生的两重困境:一是目标一旦实现,人生就容易“从充实的顶峰坠入空虚的深渊”,而这正是“许许多多人正在面临和将要面临的困惑”。二是经过努力获得的目标并没有如预期的那样使人获得满足,相反却令人感到强烈的空虚感。
这两重困境的提出,无疑是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问,达到了哲学和形而上学的高度。
沈红芳提出了一种解决的办法就是“用新的努力与期待”来充实意义的真空。
王君认为,《台阶》揭示了个体乃至群体生命的一系列尴尬和悖论;一是“跨越式的追求让人生的选择成为两难”。马斯洛将人类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父亲的尴尬在于,基本温饱还没有解决,就要追求更高的精神和社会性满足,其失败是必然的。
这里有一点小小的不赞同,首先,父亲应该满足了最基本的温饱,然后,他想追求更高的满足,这样的心理应该是值得赞赏的,不应该认为失败是必然。
正是有了许许多多这样的父亲,这样的期待和追求,才有了社会的进步。难道温饱没有完全解决就不能追求更高的需要了吗?
更高层次的需求的实现不一定是以低级层次需求的实现为前提。
二是“跨越式的精神追求不一定能够使人享受到相应的精神愉悦”,表现在三个方面:父亲的精神并未在造屋的过程中得到提升;父亲没有能力用新的生活方式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台阶的造成剥夺了最为珍视的劳动力。
不太认同,父亲的精神在造屋过程中应该得到了提升,因为他有追求、有满足,总比鲁迅笔下的闰土求生拜佛、屈从阶级要好的多,同时,人的适应能力是可以改变的,总不能因为不适应就不追求吧,最后,即使没有台阶,父亲也会老去,也会丧失劳动力,是珍惜自己的力气,还是追求自己的梦想,我想父亲再选择一次,也会选择造台阶的吧,哪怕代价是自己过早衰老的身体,这就是中国人的精神“迎难而上,不退缩”。
苟翰认为:小说呼唤人们走进农民内心世界,在提高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改善农民精神生活,尊重农民人格,鼓励农民与时代共同进步。
徐江赋予了“筑造”以新的意义,他认为“筑造”的本义是“为人们栖居提供良好的条件”,然而人们往往遗忘了这一本质,让“筑造”承载起不应该承载的东西。
因此,他提出:在“筑造”经历中思考“学会生存”“学会在今天这个现实世界上栖居”,特别是要学会为自己的生命定位、定向,保证自己在相应的层级、相应的空间有满意快乐的生活。
彭明凯主题概括为:生命的诗意和生活的沉重。
以放鞭炮为标志分为两个部分,前者是以儿童的视角阐释了生命的神奇和诗意,后者则通过成人的视角来解读生活的沉重和困苦。
通过这种前后的对比和反差,《台阶》“让读者认识到我们这个民族在精神上的一代代的传承与延续是如此的沉重而又充满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