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父母——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书中案例:
“使我深受触动的,除了她父母的行为给她造成的痛苦之外,还有她竭力为父母开脱责任的执着。”
“但她仍坚信自己的父母是完美的。除非她能打破这个神话,否则将一直为自己生活中的种种不幸遭遇而自责。”
“无论如何,他们二人都不承认对女儿的状况负有任何责任,而桑迪却仍然崇拜他们。”
完美父母是一个假象,是父母和子女共同营造出来的一个假象。完美父母永远都是对的,如果父母和孩子有分歧和矛盾,那错的肯定是子女。
想想在我们的心目中,父母是不是完美的?就我现在看来,肯定不是的,我知道他们有很多缺点和不足。不过在我还小的时候,他们是我最依赖最信任的重要人物,他们那时的形象是非常高大的,我不会对他们提出任何批评或不满。其实那种感觉还是挺幸福的,亲子关系有一种天然的信赖感和亲密感,不会出现疏离和怀疑。
大概是初中的时候吧,我开始意识到父母的缺点,一开始我把这些问题看得很严重,似乎他们犯了什么大错,可能是完美形象的破裂,让人有些难以接受。我当时还无法平常心地看待这些问题,不明白父母也只是普通人而已,觉得他们犯了非常严重的错误,因此对他们生出了不满和疏离感。这就是我叛逆期的问题,似乎这也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环节。那些在成年后依然保持着父母完美形象的人,是不是缺少了这个环节呢?
自我防御机制——否认,合理化
书中摘要:
“对许多中毒的成年子女而言,否认是一个简单的、无意识的过程,把特定的事件和情感从自己的意识中清除,装作这一切从未发生过。而另一些人,比如桑迪,则采取了一种更加微妙的方式——合理化。”
“合理化就是,我们用“充分的理由”来对事情做出解释,以排除那些令人痛苦不安的可能性。”
“否认”让我想起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护短”。当我们自己或在意的人事物被人批评时,我们的第一反应很可能是否认,认为他人所说的是假的。我们都喜欢被人赞扬,被人批评总是不好受的,特别是对于自尊心较低的人来说,被批评似乎是不可接受的。就我个人的生活经验而言,爱面子的中老年人特别“护短”,即使是一些看来不具威胁性,而且非常明显的事实,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否认,似乎唯有如此,他们的内心才能保持平衡。
“酸葡萄”、“甜柠檬”心理是常见的合理化防御方式。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就说成“酸”的,自己拥有的东西即使酸也要说成是“甜”的。例如我现在无法上班,要在家带娃,我就会尽量去想父母多陪伴孩子的好处,虽然放弃了工作和收入也是有几分苦涩;当看到别的宝妈可以继续上班,有些羡慕,但也会想她们把孩子给老人带,甚至还要两地分离,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
这些防御心理虽然歪曲了一些事实,让我们只看到自己想看的那一面,但它们也保护了我们内心的平衡。我们总说要追求真相,其实面对真相是需要勇气的,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勇气,真相就在眼前,我们也会选择逃避。
转移情绪——把愤怒从原来的目标转移到弱者
书中摘要:
“一本心理学方面的书里有几幅插图,形象地描绘了人们是如何转移自己的情绪的——尤其是愤怒。第一幅图画的是一个正在被老板训斥的人。显然在这种状况下,与老板顶嘴是有风险的,于是,第二幅图呈现的是这个人回到家对妻子咆哮以发泄怒火的情景。在第三幅图中,妻子又向孩子怒吼,孩子则踢了狗,而狗又咬了猫。这三幅插图看似简单,却是我们自身的惊人写照,准确地刻画了我们是如何将强烈的情绪从原本的目标上移开,转而发泄在更容易下手的弱者身上的。”
当我们看到这种欺软怕硬的现象,我们会产生一种不好的道德判断,并认为自己不会这样做,但其实这种现象很常见,或许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做过。
仔细想想,我也是有这种时候的,但不是故意为之,也未必察觉到。有时我们受了父母的气,但又不敢对他们发脾气,愤怒郁结在心,当自己丈夫或孩子做了什么事惹到自己,就会把所有怒气都一起发泄出来。我可能还会替自己辩解,我没有转移愤怒,就是这件事本身让我生气,其实不然,如果没有前面的怒气堆积,我不会那么生气或者根本不会生气。所以我们常说,当别人心情不佳的时候,我们就尽量别去招惹他,免得引火上身。如何尽量避免这种转移,就如书中所言——对让你生气的人发火。
情感虐待——看不见的伤害
书中案例
“第一次看见我与男孩子吻别互道晚安的时候,他大骂我是婊子,声音大到整个小区的邻居都能听到。从那以后,挨骂就成了家常便饭。”
“每次我与男孩子出去,父亲都说我一定会下地狱。”
“我告诉他们,我决定把孩子打掉,他们完全失控了,咆哮着指责我犯下“不可饶恕的罪孽”不下一千遍。”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父母对孩子无情的贬低和诅咒,这个孩子的自尊心和价值感被父母践踏得破碎不堪。
情感虐待,也叫精神虐待,就是我们常说的“冷暴力”。现在我们对这些名词都比较熟悉,但我们是否能识别出我们自身是否处于“冷暴力”中呢?当面对“冷暴力”我们又该如何解决?
我们常常是“当局者迷”,看不清自己的处境,也不懂得怎么保护自己。情感虐待不像身体虐待那样显而易见,它隐藏在日常的言行之中,不容易被人识别。虽然受虐者深感痛苦,但施虐者会让你觉得那都是你自己造成的,是你犯了错而被众人指责排斥,原因在你而不在他们,应该改变的人是你,不是他们。
这就是情感虐待的狡猾之处,受虐者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是受害者,也不懂得求助或者逃离。如果我们都能认清这种伤害,就能让人与人之间少一些情感虐待,多一些温柔爱护。
情感缺失——没有学会爱与被爱
书中案例:
“莱斯表示,任何情感的表达对他来说都是棘手的难题,尤其是柔情脉脉、爱意缱绻的那种。他不无苦涩地告诉我,他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有趣”这个词。”
“既然自己的需求得不到回应,他便学着干脆否认自己有需求这回事,以此来对抗孤独感和情感缺失。”
“莱斯既没有时间,也没有合适的角色榜样供他学习,学习如何去爱别人以及如何接受别人的爱。”
爱与被爱一直是人们追求的幸福,小说诗歌和影视剧中的爱情主题经久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从古至今都在渴求着爱与被爱的感觉。在这些爱情故事里,基本上都是只要遇到了对的那个人,爱与被爱就会自然启动。我年少时也是这么认为的,总想着遇到自己命中注定的那个人,但当我经历了恋爱婚姻之后,发现真实的爱情并不是那么回事。
相爱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爱需要我们为对方让步,改变自己原有的行为习惯,爱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小时候,我们从父母或其他人那里没有学会这项爱的能力,长大之后,我们很可能就会在爱与被爱中饱受挫折。不过,即使成年,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反思和积极尝试,学会这项非常重要的能力。
角色颠倒——孩子与父母的角色互换
书中案例:
“那时的莱斯不过是个孩子,却常常被本应由父母来承担的重任压得喘不过气。迫于家庭的压力,他成长得太早也太快,也因此被剥夺了正常的童年生活。”
“对于身陷角色颠倒的混乱之中的孩子来说,无力感如影随形。他们无法发挥大人的作用,因为他们原本就不是大人。但是孩子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失败,他们会单纯地以为是自己做得不够好,并因此感到愧疚。”
父母没有尽到照顾孩子的职责,反而让孩子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担,无疑是不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的。案例中的莱斯因为小时候的挫败感,长大后成了工作狂,一刻也不敢松懈,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父母在情感表达上没有起到榜样的作用,也让他关闭了情感的大门,成年后想要开启却无能为力。
书中列举了父母的职责和孩子的权利,总结的非常到位,对我们如何为人父母是很好的指引。如下:
1、孩子拥有最基本的、不可剥夺的权利——衣食住行的需求要得到满足,安全要受到保护。
2、但是,除了这些物质方面的需求外,他们也有权获得情感上的抚慰,有权要求自己的感情得到尊重,要求家长正面积极的对待,从而形成正确的自我价值感。
3、孩子也有权利要求父母设定一些合理的行为限制来对自己加以引导,有权犯错,也有权在不受身体和感情虐待的前提下受到惩罚。
4、最后,孩子也有权利做个孩子。他们有权在童年时期嬉戏玩闹,率性而为,并且不必担心因此受到责怪。
5、当然,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父母也会让他们分担一些家务并承担一部分责任,但这些绝不能以牺牲童年生活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