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QQ、博客到现在的微信、朋友圈,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们对我们而言就是“通讯工具”。
大概是从朋友圈渐渐变成“微商”重地的那时起,大家逐渐意识到“刷朋友圈”除了可以分享生活、发泄情绪外,还隐藏着重大的商机,还可以赚钱盈利。
原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用“个人的影响力”获得经济上的受益,于是“个人品牌”这个概念运营而生。
其实,从2016年我开通“Linda姐”个人公众号的那刻起,我就在关注“个人品牌”的一些课程。但直到最近加入了“弗兰克老师的个人品牌训练营”,才让我对个人品牌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我想把这段时间我对于“个人品牌”的一些思考写下来,可以算作学习笔记、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分享.....
—— Linda姐
“知行合一”并不是个人品牌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认为只要我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足够真实地展现自我,做到“知行合一”,我就是在建立个人品牌。
于是,我将生活中所有的美好、沮丧,开心和失望通过微博、朋友圈、公众号一股脑地分享了出去。
高兴了,我会发个笑脸;生气了,我会在朋友圈发泄一番。真诚是真诚,坦荡也够坦荡......
但,渐渐地我发现“其实你在朋友圈并没你想象地那么重要”。在这样一个高节奏,高压力下的今天,没有人会那么CARE 你情绪。对,我发泄和展示的只是情绪,并不是“个人品牌”。
“印象和标签”也不是个人品牌
我还以为,当你和别人发生链接,每一个行为背后给别人留下那个或好或坏的印象,就是个人品牌。
但,我后来发现当我给别人留下“这个人靠谱”、“这人不错”的印象时确实可以大大助力我的“个人品牌。但这还不是我的“个人品牌”,因为这样的印象没有办法产生价值。
与之类似的还有“标签”,当你翻看我以前的自我介绍《关于Linda姐,合作、转载都在这~》时:80后职场妈妈、生涯规划师、人力资源一级、二级师、法务咨询师、时间管理、思维导图爱好者...我以为标签越多我就越牛逼。
但我却忘记了,我一面给自己贴标签的同时,我也在不停地弱化自己优势。这个过程,我可能会给别人留下“你好厉害”的印象,仅此而已。但却没有了后来......那么“标签”也就失去了价值。
那么个人品牌究竟应该是什么呢?
在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反思,我觉得“个人品牌”是打造一个属于你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产品”,并且是可以为你带来收益的产品。当别人需要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特别是对于希望在“互联网”创业的我来讲,找到这个产品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Linda姐说:
打造“个人品牌”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实践和试错的过程。也是我想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创业必须面对的功课。
今天我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了我曾经深陷“个人品牌”的泥潭,对“个人品牌”的误解,接下来我会认真分析我是如何通过工具、从思想层面如何去找到自己的产品。
“创业即修行”,希望我这一段创业即修行的经历也会给你带去一些小小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