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大部分学中文的学生或者爱好此道的人都考虑过如何写作,好成为一名作家。我当然也不例外,就我个人之见,如何写作首要的条件是开始动笔,然后再谈其他。
一个二十多岁一事无成没有工作的年轻人,多半会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作家。这句话有些讽刺,但也说明了一些事实。从入学开始,我们就会学习写作,以至于有些人讲这件事简单化,老实说,写作文和写作并不能等同。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尤其是初高中为了应试而写作的时候,追求的是词藻的华丽。太阳不是太阳,是金乌。月亮不是月亮,是冰壶。乐观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悲伤是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但是写作可并非如此,词藻华丽如果没有相对应的叙事方式那就陷入空洞和无病呻吟的陷阱,这也是我们应试写作时间长容易沾染上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建议就是需要读读老舍先生的作品,《我怎样写小说》。
在这本书中,老舍先生曾说,写作要用稚嫩的文笔,最好是孩童的文笔来书写。比如说形容一个癞蛤蟆,而说它“谦卑的工作着”,便道尽了它的生活姿态,很足以使我们落下泪来:一个益虫,只因面貌丑陋,总被人看不起。这个,用不着什么比喻,更用不着装饰。我们本可以用勤劳的丑妇来形容它,但是用不着;这种直写法比什么也来得大方,有力量。至于说它丑若无盐,毫无曲线美,就更用不着了。用简单的话来书写。
在这本书中,老舍先生描写了他写作的历程,众所周知,老舍先生是一位高产作家,他在这本书中写到了《我怎样写老张的哲学》、《我怎样写赵子曰》等十几篇作品,以及谈到了自己《我怎样写短篇小说》、《我怎样写通俗文艺》等文体方面的指导,更是细致的谈到了《关于景物的描写》:故事中的人物固然是独立的,它的背景也是特定的。背景的重要不只是写一些风景或东西,使故事更鲜明确定一点,而是它与人物故事都分不开,好似天然长在一处的。背景的范围也很广:社会,家庭,阶级,职业,时间等等都可以算在里边。把这些放在一个主题之下,便形成了特有的色彩。有了这个色彩,故事才能有骨有肉。到今日而仍写些某地某生者,就是没有明白这一点。《关于人物的描写》:描写人物最难的地方是使人物能立得起来。我们都知道利用职业,阶级,民族等特色,帮助形成个特有的人格;可是,这些个东西并不一定能使人物活跃。反之,有的时候反因详细的介绍,而使人物更死板。我们应记住,要描写一个人必须知道此人的一切,但不要作相面式的全写在一处;我们须随时的用动作表现出他来。每一个动作中清楚的有力的表现出他一点来,他便越来越活泼,越实在。我们虽然详知他所代表的职业与地方等特色,可是我们仿佛更注意到他是个活人,并不专为代表一点什么而存在。这样,人物的感诉力才能深厚广大。《关于事实证明的运用》:欲作个小说家,须把事实看成有宽广厚的东西,如律师之辩护,要把犯人在作案时的一切情感与刺激都引为免罪或减罪的证据。一点风一点雨也是与人物有关系的,即使此风此雨不足帮助事实的发展,亦至少对人物的心感有关。事实无所谓好坏,我们应拿它作人格的试金石。没有事情,人格不能显明;说一人勇敢,须在放炸弹时试试他。抓住人物与事实相关的那点趣味与意义,即见人生的哲理。在平凡的事中看出意义,是最要紧的。
从我个人观点来看,要写作,首先可以试着写短句。用简单的词语写短句,听起来是很容易对不对。语言是创作的工具,我们在写作中不应当把语言孤立起来看,而应当从生活中去体悟,并不是语言写好,词藻华丽就万无一失了,应当注重作品的现实意义和感染力。要把语言写好,不只是“说什么”的问题,而也是“怎么说”的问题。创作是个人的工作,“怎么说”就表现了个人的风格与语言创造力。这也是我们从开始写作到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迈出第一步的开始。
让我们的作品让人看得起一点,更贴近生活一点,写进更多人心中一点,平淡的语言讲述不平凡的故事,这正是《我怎样写小说》所要告诉我们的大师的教诲。火树银花固然惊艳,但是青草高山未必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