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的高中是一个十八线小城市的十八线差高中。
这个高中差到什么程度呢,就是每年能上一本的学生不超过10%,能上本科的不超过40%。
即使是这样的高中,在分班时我也才勉强被分到了平行班,也就是普通班。
刚上高中,一切都是崭新的,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但只有我,依旧是那个脆弱敏感,不善交际的我。
成绩在班上排不上名次;因为不敢说话也不会说话,身边没有几个朋友;在集体里我就是属于那种存在感为零的人;直到一个学期结束,班主任才能正确喊出我的名字。
在差学校,大家都不想学,因为成绩也都差不多,所以也没有很大的攀比和压力。看小说,谈恋爱,玩手机……除了学习,什么都干。
但,我又能怎么办呢?
我就是想和别人一起玩,别人都不愿意带我玩。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学习。
后来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在高二转到了所谓的A班,但它和平行班唯一的不同仅仅是努力学习的人变多了几个。
下课依旧人声鼎沸,上课依旧死水一潭。
我还是在努力,别人学我也学,别人不学我也学,你能看到我的时候,我几乎都低着头在做题。
这期间接受的异样目光和嘲笑不计其数,逆流而上真的很难。
但我别无他法,只能继续学习,终于彻底被孤立,但成绩也从之前的垫底变成了班级前五。
在《精准努力》中有这样一句话描述的大概就是我当时的心境:
最穷不过要饭,不死终将出头。
我承载着很多人的期望,也包括我自己。
但其实我的心底并没有特别多的斗志,只是知道我该这么做,我必须这么做。
所以结局自然没有像童话故事那样美好,我没能考上心仪的大学。
但这段经历让我拥有了敢于面对异样的勇气,我很感激。
我是七七,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