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群特殊的群体:
他们像个无助的孩子,在人群中,寻求温暖的怀抱,一句暖人心脾的鼓励,微笑,被爱,被尊重,接受,如此简单又美好的期待,相对于多数患者,显得有些渺茫,成了奢望;
他们因为不正当的性关系,输血,同性恋,共用注射器吸毒······一时的忽视,莽撞,无知不幸患病;
他们四处遭遇歧视,被人看不起,抬不起头来,人人一旦知晓躲之不及,生怕被传染;
他们心中不甘,怨气,以至于故意散播疾病,报复社会,以此为乐,把自己的痛苦强加到他人身上,让对方重复自己的痛;
·····
这群特殊人群便是艾滋病患者。今天是第31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是“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在我国艾滋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是年轻人,高校学生。
今天是第二期艾滋病公益宣讲培训,上午课程的主讲老师是我们希望24热线的志愿者-张莲芝老师,和我同为台湾心理专家林老师的弟子。
通过张莲芝老师认真,详细,严谨的讲解,我知道了艾滋病是一种免疫性疾病,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属于罕见传染性疾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初期症状跟感冒相似,容易误诊,暂时没有可接种的疫苗,无有效治疗方法和药物。它的传播途径有三种,第一,性传播,第二,血液传播,第三,母婴传播。
早上大师姐一见到我,提醒我要做美篇,随后关切的询问我感觉好些没,一句话胜过千言万语。课间休息,我狼狈的吃着早餐,当大师姐抚摸着我的头,望着她充满爱意的目光,犹如冬日里的一缕暖阳,我肆无忌惮享受着来之不易的幸福。前几天突发的状况,给我造成很大困扰,陷入无助,绝望之中,每天休息不超过五个小时,即便如此,我没有选择退缩,以最好状态出现在现场。
亲爱的大师姐,感谢您依然愿意相信我,没有因为艺华师姐的事而否定我。上课时,您提到肿瘤的高危因素,令我联想到一位12岁男孩患上骨癌晚期的真实故事。有一位单身母亲带着12岁的儿子独自生活,由于儿子贪吃,又不爱运动,体重逐渐增加。母亲决定每天早上要带着他跑步,每当儿子跑不动,气喘吁吁时,母亲只会不停催促他跑快点。一天早上,她们像往常去跑步,儿子突然狠狠摔了一跤,喊腿疼,起初母亲没有在意,以为是偷懒,娇气,逼着他继续跑。随着摔跤次数的增加,引起母亲的怀疑,去医院检查,不幸来临,原来她的宝贝儿子患上骨癌晚期,危及生命。面对这一切,男孩母亲傻眼了,她彻底崩溃,做梦都没想到会这样?
故事中的母子是我前任咨询师的个案,这么多年我一直记忆犹新。其实悲剧的产生,除了男孩母亲的大意之外,最关键的一点是她没有充分考虑男孩的承受能力,更不在乎男孩的感受。自以为只要为他好就行了。换而言之,好多人对我何尝不是如此。
中午时分,我们一起合影留念,共同度过一上午的美好时光。有缘相聚,将是我一生最大的荣幸。
王东同学对整个课程内容做了梳理,做了ppt,开始示范,可我在负责直播,无法过多为他拍照。望着他讲课的身影,心中洋溢着无限感动,敬佩。
值得重视,担忧的是,现有的戒毒所,医院,不是所有毒品都能戒掉,有些毒品一旦吸食,不再能戒除。
毒品是个令人并不陌生的字眼,摧毁无数曾经美满幸福家庭。如此沉重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警钟长鸣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一天的防艾宣教培训,下课后留下来整理座椅,虽然辛苦,但一切都值得。
通过这几次的接触,我发现自己渐渐成了程老师的小助手,她总给我机会实现第二种快乐,让我觉得自己有能力满足她的需求,带给她快乐,所以我引以为乐。
亲爱的程老师,很荣幸得到同学信任,推选我当4组的组长,更是上天给我的恩赐,给了我很大拉力。请您放心,我不会让您和同学们失望。公益路上,感恩与您相遇,愿我们一起前行。
天色渐渐暗了,虽然有点寒冷,但心里是暖暖的。防艾之路,任重而道远。无论前方的路,有多泥泞,曲折,我们始终会彼此相互扶持坚定的走下去,为所有艾滋病患者以及家庭点亮一盏灯,仿佛阴暗的生活射进了一缕阳光,使他们不在害怕,孤独。冬天走了,春天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