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豌豆,图|Pixabay
我一直都不是一个聪明的人。
上小学的时候,我的学习成绩特别好。那时候,我很爱学习,我也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聪明的人。
现在想来才明白,自己不是因为聪明才会成绩好;而是小时候的我比较听话,上课的时候不敢开小差,在应该学习的时候没有浪费时间罢了。从小我就偏科,数学一直是我的弱项,虽不太差,但也不拔尖;年级排名之所以靠前,只不过是因为自己的语文、美术、思想品德和音乐课分数很高,从而提高了我的整体成绩罢了。但当时的我,对此并不清楚。
凭借着优异的成绩,我考上了镇上最好的初中,一个藏龙卧虎之地。
我们的学习科目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增加了英语、历史、地理、政治、生物,好在都是我所喜欢的。于是,我的名字依然能够在学校的光荣榜上看到。
一切随着后来的两门课程而改变。
初二的时候,又新增了物理和化学两门课程。从开始学习这两门课程开始,我就从来没有真正地弄明白过关于力、速度以及化合反应、置换反应这些知识点。问过老师,也问过同学,可是我的大脑里似乎存在着一个回收站,每次都会在第一时间,自动地将刚刚进入大脑里的概念与内容清理地一干二净。
但是我依然很喜欢学习,也不敢偷赖。那个时候,每个人的心里都知道,只有学习才能改变一切,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走进城市。
幸运的是,物理和化学在当时成绩单上的比重都不高,加上其他科目的分数比较高,这让我的成绩得以平衡。虽然没有考进县重点高中,但也顺利地考上了另一所每年都会诞生各种高考神话的高中。
高一的时候,物理和化学成绩更加地惨不忍睹,我第一次在学习上,感觉很受挫,也很迷茫。过年回家不敢向父母交待成绩,小时候走亲访友从来不害怕被人问,甚至很喜欢被别人寻问成绩的我,开始选择逃避。
半个学期后,要开始选择文、理科了。文科成绩占优的我,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理科,只因为从老师、家长那里得知,以后大学毕业了,理科专业会更容易找到好的工作。
选择理科班之后,数学的难度加大,这对于原来数学就不好的我来说,无异于一个沉重的包袱。物理和化学的成绩依然毫无起色,单科成绩甚至排到了班级的末尾,尽管语文和英语成绩还算不错,但也对我的整体成绩于事无补。
每次模拟考试,我的排名都处于班级的后30名,最低的一次排名全球倒数十几名。我彻底成为了一名学渣、差生,唯独语文成绩还不错,语文老师也经常鼓励我。
我对学习不再感兴趣,甚至有点自暴自弃。课堂上开始走神,打瞌睡;课间时间则全部用来打乒乓球,找各个班级的同学切磋球艺,以寻找存在感,优越感。
就这样,在理科班待了一年,成绩让我有些无地自容,更为可怕的是,我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了怀疑,我不明白为什么我试图去补习,去加强物理和化学的学习,却依然没有效果,没有提升。
高二下学期开始后,我决定申请转到文科班。
当时的原因有两个:
年轻气盛的我,想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差生,我依然喜欢学习,我有能力让自己得到老师的喜爱与尊重;
另一个原因是,我害怕自己考不上大学,不知道以要干什么,当时的我根本就看不到任何一丝考进大学的希望,我想改变这一切。
之前理科班的那位语文老师,被调到去新一届的高一文科班教学。我跟他打电话,寻问能否去他所教学的那个班级读书。他同意了。我便跟班主任提交了转科的申请,然后去了他那个班级。
果真是年少无知,害人不浅。
校长知道了这件事。我在他还没有同意的情况下,就跑到了另一个班级上课;结果让那位语文老师也受牵连,被批评一顿。
于是,我成了一个无学可读的学生。学校的意见是让我回到理科班继续学习,可我实在不愿意回去。在那里,我害怕我心中,那仅存的最后一点点对学习的渴望,以及想要改变现状的愿望都被磨灭得一干二净。
最后,托关系终于转到了文科班,从高一下学期开始学习。
我是一名从高二理科班转到高一文科班的差生。于是,没有哪个班级愿意接收我。我的到来,只会拉低班级的平均分数,甚至会带来一些恶习,影响他人。
好在,我最终走进了一个班级。当然,我坐在最后一排,身材矮小的我,连黑板都只能看到一半。
不过,这并不影响我。
对文科于生俱来的兴趣以及迫切想改变的自己,证明自己不是差生的心理,让我在班级最不起眼的角落里,默默地甚至有些贪婪地接收着所有的知识。看不见黑板,又有什么关系呢?我能听见老师的讲课就行了。
这一次,我的大脑像是装了一个容量无限大的存储硬盘,老师上课讲的所有知识,都被我装了进去,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
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那是一种久违的感觉。没有老师的关注,没有同学的打扰,我就静静地坐在最后一排,安静而满足,孤独却享受。
学校组织了新学期的第一次模拟考试,我的成绩排名全校第三。
班里沸腾了,老师的办公室也喧哗了。
有一次班主任照例对大家进行一对一谈话,轮到我的时候,他暗示性地寻问我,成绩是否真实。
我当时只是苍白地说了一句,是真的。
我不在乎他是否相信,当时的我依然沉浸在重新找回学习的乐趣与自信之中,我只知道这只是证明自己的开始。同时,我害怕自己再次掉队,害怕成绩下降,所以,我只想学习,别无他想。
学期结束的期末考试上,我又一次全校前三。
开学后,班级的坐位进行了调整。班主任要把我调到靠前的位置去坐,我不同意。我说我喜欢坐在后面,没有人打扰我,当时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向他保证,自己的成绩不出现大幅度下降。班主任还算开明,尊重我的意见,就这样,我一直坐在班里的最后一排,直到高三换了一位新班主任。
就这样,我向全校师生证明了,自己不是一个学渣;我向自己证明了,我是爱好学习的,我有能力学好。
从理科转到文科,或者文科转到理科,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不过,当时年轻稚嫩的自己,处在无地自容的理科环境中,还没有能力也没有方法去调整和改变自己。
年轻的时候,面对困难和压力,哪会像现在这样,能够有勇气去面对和坚守呢?
可以说,当时的选择,是一种无力改变之后的逃避吧。但这次逃避并没有让我变得懦弱,相反,它让我重新找到了学习的动力与信心。
如果当时我依然固执地坚持在自己无法改变的环境之中,只怕是更加不愿意学习,厌恶学习,甚至早早退学,命运又将是另一番场景,可能比现在更好,也有可能更差。
但那些都无所谓,我喜欢现在。我庆幸自己没有失去学习的能力。
By |小豌豆2016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