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作为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为何其寿命只有短短15年。秦始皇还曾夸下海口说道:“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让我们一一来分析。
首先,是秦的制度。秦固然有很多很好的制度,例如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治驰道以及设置严格的秦法。这些无不都让这个庞大的秦帝国看起来是那么强大,显得如此坚硬。可为什么它就突然瓦解了呢?这绝对与秦的制度有关,一个帝国的瓦解是从两个方面的,外和内。先说说内在的隐患吧--相权,从吕不韦到逼迫秦二世的自杀的赵高。他们无一不是手握大权,掌管重兵。权利一点也不在皇帝之下,这样的中央集权其实让皇权被大大缩减,如果这个皇帝不能干,那么大部分工作全部都交给丞相处理了,谁对权利不渴望呢?所以丞相就见缝插针,掌握了大量权利。这样一来整个国家不就乱了吗?这些奸臣废了好人,就像李斯的例子一样,使得国家不更加腐败。再者是外,外有外戚与诸侯。在秦的外戚问题还不算太严重,但是我们要知道秦只花了10年时间便一统六国,这样的秦在迅速膨胀下不免难以统一管理,所以秦要是没有完全的收服众诸侯的忠心,这样的秦疆域辽阔却不得忠心,岂不很容易分崩离析吗?所以便有了西楚霸王项羽的出现。这样一来本来外表强盛的秦帝国,其实只是空壳罢了。在者秦军的制度也是问题,的确初期秦的商鞅变法让秦军个个不以一杀十,只有赢了就可以封官,当统一六国后天下太平,秦士兵没有什么目标,一遇到战争便傻了眼,太久未战加上毫无斗志导致了秦军被陈胜吴广起义一下子打败,秦朝被推翻。
其次,便是秦始皇与秦二世的暴政与昏庸了。先说说秦始皇,他的暴政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了:1.修筑长城,这样消耗了大量的人力与财力。2.焚书坑儒,这是文化的灭绝也是秦的专制。3.下海求仙,这些都是荒唐至极的愚蠢的事情。我们知道人的都是会在得到所有以后变得骄傲自大,秦始皇也不例外,起初他有这征服六国的野心,可当一切实现之后坐在权利的顶峰,他们都开始变的骄傲自大,暴厌,开始做一切不切实际的事情,任用贪官污吏,大量耗费钱财与人力。导致人民痛苦不堪,徭役繁重,那些农民好不容易辛辛苦苦工作换来的粮食,被贪官污吏们一下子全部贪污下来,又要交繁重税务,这时的贫民百姓们根本没有闲钱去交税,这样下来农民定是要反抗,所以就有了一个区区亭长的刘邦起义。国库也是一天一天在秦始皇的大兴土木下空虚了。而秦二世胡亥则是靠赵高与李斯的帮助而上位,这一个愚蠢的皇子,不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只是一味的去稳固自己的皇权,害死了二十多个兄弟姐妹以及朝廷上下无数忠臣,自己也成为了一个傀儡,被两大奸臣暗地操控,直到陈胜吴广起义,他被逼迫自杀。
最后,就是历史中无法避免的偶然因素。本来秦始皇逝世时是要立扶苏为秦王的,可惜遇到两个奸臣,偷改了诏书。立了无知的胡亥。其实扶苏也是个很有做为的皇子,《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秦始皇要焚书坑儒时他便说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这句话表现了他远超于秦始皇的仁心以及对当前局势最好的分析。这样的皇子虽然遭到秦始皇的厌恶,但却是那最合适的皇帝人选,只可惜遇到了奸臣,毁了他的一生,最后被逼自杀。
秦就这样短短的灭亡了,但它的意义非凡,作为中国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它为我们奠定了不凡的基础,历史是用来提醒人们的,也许有了秦的教训后人才会获得更久的统治与稳定。
-- 刘镓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