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读巴金先生的《家》,一开始读的很是投入,很是敬佩,有很多人物构造和环境描写很是值得学习,以前也看过,但当时没看懂,当故事看了。
最近读到了鸣凤之死,其实前期的梅表姐和大表哥的故事就跟令人伤感和愤恨,直接到了鸣凤投湖自尽,我的情绪到达了巅峰。
怎么说呢?那些维持封建礼教的老学究是多么虚伪,冯老太爷古稀之年还要纳妾,高老太爷把人当做礼物随意出售。
这时候觉慧在干嘛?前期作者描绘了觉慧的大多数心理活动,让我相信他是很爱鸣凤的,可以拯救这个可怜的人,鸣凤也一直把他视为自己的救世主,觉慧干什么去了呢?他忙着解放青年思想,对呀,这是大事,每个人都在做大事,谁会理会周围的小人物呢?
鸣凤至死也是含着爱意和欣喜的,她希望下辈子可以做太太,小姐。
我不敢再看下去,我得缓缓,很压迫人心,就像鲁迅先生说的:“我不敢再读下去,因为翻开的这些书本,我只看到了吃人两个字。”
是的,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