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越大,离家越远】
牙牙学语的时候,自己的活动范围可能就在父母跟前,不会脱离父母视线;
稍微长大一点,活动的范围扩大到村里村外,跑的远点,也不会离村子太远。
那个时候,小孩子是放养的,我和一群小孩子一起玩,没有大人看管,我们从村子东头跑到西头,从北头跑到南头。
到了该吃饭的时候,我们还意犹未尽,记不得饭点,妈妈总是端着碗,在村里边走边呼喊我的名字,我听到呼喊声,就赶紧跑回家吃饭。
到了上小学的时候,跑得就更远一些了。
小学离我们村有一公里远,学校是除了家之外,去的最多的地方。
早上五点多的时候,伴随着鸡鸣,就被妈妈喊起来上学。
有时起得晚了,同伴会呼喊你的名字;起得早了,则会去呼叫别人。等到人都凑齐了,就结伴而行。
后来上了初中,五里地的距离,则需要骑自行车了。
三年的时间,骑坏了不少自行车,到最后竟无车可骑,只好步行了。
平时午饭是回家吃的,雨雪天气的时候,道路泥泞,就留在学校门口私人承包的饭店吃。
有一段时间,需要上晚自习,只好去学校附近的人家找住宿。
那一段时间,是第一次住在陌生的地方。
非典的时候,学校封闭,我们把床及床上用品从家里拉到学校里。
当时学校把空出来的教室当作宿舍,一个宿舍摆满十来个床,而隔壁就是课堂。
当时学校伙食还不错,比较便宜,同学们相处比较融洽,但是时间长了,就会想家。
此时,家在心里开始变得沉甸甸的。
初中毕业后,高中生活又开始了。
我们高中在市区,离家有二十多公里。
从学校回一趟家,需要走一段路,转一趟公交,然后到北关汽车站坐去乡下的中巴车,在镇上下车后,再被爸妈从镇上接到家里。
三年时间里,北关汽车站挪了好几个地方,像打游击一样躲来躲去,那时候真怕找不到回家的车。
我大概每一两个月左右回家一趟,每次回家,都会感觉村庄的季节变化。
或许这次回家,树木还葱葱郁郁,下次树叶就开始泛黄了,再下次,就剩下光秃秃的枝条了。
农村的光景与城市差别很大。在城市里待得久了,农村就会变得生疏。
那个时候每次回家,总有一种落寞。因为在家的时间,总是太过短暂。
从高中开始,在家的时间和次数,就少了很多。家,逐渐成为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
考上大学之后,来到了另外一座城市——洛阳。
爸爸把我送到学校就回去了,而我要在这里待上四年。
在这四年光景里,这座城市由陌生变得熟悉,渐渐的,我把这里当作第二故乡。
每年的寒暑假,我基本上都会回家,那时候都是坐火车,绿皮车,有时候买不到坐票,只能站着,人多的时候,连挪脚的地方都没有。
这个时候,才深刻感受到,家的遥远。
大学期间,我学到了不少东西,认识了好多同学和朋友。
这里是我人生当中最重要的加油站。
转眼四年过去了,到了毕业季,又要作别离。
这座熟悉的城市,又回归了陌生。
离开了第二故乡,来到了合肥这座城市。
虽然合肥距离老家相比洛阳近些,但这里的风土人情各方面都与老家大不相同。
距离的远近,不在公里数的大小上,而在于生活习俗差别的大小上。
刚来的时候有点不适应,但一切都是新鲜的。
由于工作以后假期少,且离家远,基本上都是春节才能回老家,平时的时候一般不回去。
合肥到老家的火车,都是在晚上,由于是春运,晚上人也很多,回家的路异常艰难。
但是再艰难,也要回家,即使在风中瑟瑟发抖。
去年,由于搬进新居,连春节也回不去了,不过好在父母过来一起过年了。
由于近几年回家次数太少,每次回家,都会感觉村里变化很大。
比如,上次回家这里是座老房子,下次回去一看,变成了一栋二层小楼。
比如这次回家,村头的路还是土路,下次回去就是柏油路了,再下次,柏油路好像被狗啃了似的,坑坑洼洼的。
村里的楼多了,小孩子多了,人们口袋里的钱多了,一切都在变化,但是村里村外的破旧的路,永远不会变。
这似乎在告诉我,回家的路,注定会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