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休息,但因为前天晚上没有睡好,所以虽然在休息之前有很多的计划,比如早起去吃一碗喜欢的面、去理个发、中午去老妈家蹭个饭、下午陪老妈走走路等等,因为没有睡好在家补觉一上午而致许多计划落空。
而没睡好的原因,是因为找手机。找啥手机?找儿子的手机啊!
前晚准备睡觉之前,去客厅倒水,发现儿子的手机不在平日里放手机的地方。心里一咯噔,这是又把手机带到房间里去了?
想想刚刚有没有反常的地方?还是有的,我因为觉得累,提前洗了躺到了床上。儿子写完日更,也好像没有啥磨蹭的就洗澡进了房间。没有如平日一般的进去就喊“小度小度,新闻”,也没有听到其他啥动静。到十点多的时候,看他房间的灯依然亮着,就催促他早点睡觉。回答很爽快,可过了半天,仍没有动静,灯还亮着。我问儿子是在看书吗?回复说:是的!声音听上去很精神。我再问:很好看吗?回复:很好看。
好吧,人家看书,我也不能催的太急了不是?所以,我说:看一会就睡哈,明天还要上学呢。回答果断干脆:好的。近十一点,灯仍然亮着,我又催促了一次。这次没过多久,儿子就跟我说:老妈,我睡了,你也早点睡啊!说完,房间灯熄。
细细看来,和平日还是有许多的不同的。若是平日看完书准备睡觉了,早已困意连连,甚至常常书还在手上就睡着了。今天说要睡觉的时候,完全没有感觉到他的困意。可当时只想着,可能这孩子知道时间不早了,所以强行让自己睡觉。
哦,对了,每日的睡前故事,也没有听到他开启。
这么多反常的点点滴滴,再加上看不见手机,我自然是要找的。
进到儿子房间,看到他趴睡在床上,我其实是怀疑他并没有睡着的,可能听到我的动静,就假装睡了。但这娃,不知道是真睡着了,还是伪装的特别好,在我动他的手的时候,是完全无抵抗的软;在我掀开被子的时候,睡姿也没有丝毫改变。我在枕头下、床上、床旁边的小桌上找了半天,没有发现手机。
于是,我又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手机仍在外面,只不过没有放在平日放着的位置,或者随手放在了其他地方呢?打开客厅的灯,在客厅一番寻找,无果。
看看时间不早,我也不想折腾了,明天再说吧。
虽说是没有再找了,这样折腾半天,却也难以立即入睡。后来好不容易睡着了,却也是一点都不踏实。所以,早上醒来的时候,人昏沉沉的。
儿子吃早餐的时候,开始听故事,我不想一大早弄得他心情不好,就只轻描淡写的问了一句:你昨晚手机放到哪里去了?我准备用你的手机帮你在简书点点赞的,结果没找到。儿子平静的说:在沙发的靠枕下面。
好吧,暂且不跟你计较,让你保持好心情上学去。
话说,这已经不记得是儿子多少次将手机拿到房间去了。大概在儿子七岁的时候,就给儿子配了手机,主要为了听故事,所以那时候都没有上号。后来上号了,因为家里没有网络,儿子倒也很能遵守规则,只是用来听故事录故事,偶尔用于联系。
改变,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已经记不大清楚了,只记得刚开始是刷抖音,然后是小游戏。这么多年,因为手机,没有少闹矛盾。虽然感觉每次都苦口婆心好的不好的都说了不少,也能和我一起制定手机使用规则。但隔三差五,总要违反一下规则,当然也会接受惩罚的,但终究是难以彻底抵挡住手机的诱惑。
当这样的错,再次发生时,我其实是很生气的,特别想要发脾气。可想想,前面该发的脾气也没有少发,结果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加上正好在《爱的教育》里看到的那句“犯错误的同学是不会受到惩罚的”,心里就在想,谁不是一边犯错一边长大的啊?既然惩罚不能解决问题,或许我们该想想寻找更正确的方法,而不是一罚了之,再犯再罚!
所以,晚上儿子回来后,我的情绪很稳定。当然,在感觉儿子差不多快吃饱的时候,我还是跟他聊了聊手机的事。
儿子可能怕我发脾气,没太敢回应我。我也只是笑着说:感觉手机跟你感情特别好,我都怀疑这手机是不是隔段时间就在请求你把它带进房间陪你睡睡觉?要不,像你这样一个啥道理都懂,平日又非常自觉的娃,怎么总会有那么一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呢?
说完儿子,不禁又想到了自己。自己何尝不是啥道理都懂,还不是一路犯着错往前走?
但终归,我还是希望儿子能比我更强,能做到知其不可为就绝不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