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戏诸侯|为博美人一笑,失去了江山,到底值不值得?

        大家都知道狼来了的故事,那你知道古代有一位君主也干过这样的事吗?

烽火戏诸侯

        相传,西周末代君主周幽王性喜酒色,不理政事,却十分宠爱宠妃褒姒。褒姒性格忧郁,不爱笑,为博美人一笑,便点燃了向诸侯传递军情的烽火。

        各路诸侯见到烽火匆忙赶来支援,不料没看见围城的犬戎军队,却看到了在城楼上开怀大笑的周幽王和褒姒,诸侯们觉得被戏耍了,此后不再奉诏。

        公园前711年,犬戎大军南下,攻围了周都镐京,这次周幽王点燃烽火,诸侯却不相信发生了战争,没有人前去支援,最终镐京被破,周幽王被乱兵所杀。而褒姒生死未卜,或死于战乱,或被犬戎俘虏。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诸侯慌乱的样子让褒姒大笑
这个把周幽王迷的神魂颠倒的女人到底什么来头?

褒姒画像

褒姒(bāo sì),姒为姓,褒为名。

因为褒国(今陕西省汉中市中部、留坝县以南地区)的礼制为妇人要以国为名。

褒姒白玉雕像

        根据《史记·周本纪》记载,褒姒有着“母受神孕”,后为弃婴的出身。生母将她丢弃后,被一对卖弓箭的老夫妇拾得,带到褒国养大。这样的说法带着神话色彩。

        周幽王攻打褒国时,褒国为了乞降,献出了褒姒,周幽王对褒姒一见钟情。以当时西周的实力,攻打一个小褒国可以说是易如反掌,但是周幽王却为了一个女人撤了兵,这足以见得褒姒的魅力有多大。

褒姒画像

        能够把荒淫的君王迷住,你会不会开始想象这个褒姒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大美人?性格该有多好?

        其实相反,放下美貌不说,她的性格和贤惠,温婉可人是一点都不沾边。她还喜欢听裂帛的声音(丝绸被撕开的声音)。

        可就是这么一个性格怪异还有着怪癖的人偏能在美女如云的后宫里得到周幽王的专宠。


说完了女主角,我们来聊一聊男主角。

周幽王画像

        周幽王 姬宫涅(shēng),姬姓,西周第十二位君主。

        后人对他的评价大概就是:爱好酒色,不理国事,贪婪腐败,重用奸臣。

      几乎都是差评。

暴君也有温柔的心

        褒姒喜欢听裂帛的声音,周幽王就找来力气大的宫女,撕给她听。

        每天什么也不干,就想着怎么逗褒姒开心。

周幽王与褒姒

      褒姒总是皱着眉头,周幽王就想尽方法让她笑,甚至想出了“烽火戏诸侯”这样的法子。

        公园前788年,褒姒生下一子,取名姬伯服,周幽王这下更加宠爱褒姒了,甚至废黜了王后申后和太子姬宜臼,立褒姒为王后,姬伯服为太子。

 


申侯大怒

        申侯是申国的君主,即申后的父亲,姬宜臼的外公。

        周幽王废了自己的女儿和外孙,申侯爱女心切,自然是不能忍的,于是联合犬戎(游牧民族)攻打周都。

        周幽王的军队抵挡不住如豺狼一般凶猛的犬戎军队,也没有了诸侯的支援,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江山破灭,最后死于骊山之下。

        西周灭亡。

      为了爱妃一笑,失去了一切,这到底值不值得,恐怕只有周幽王自己知道。



为什么要让一个女人来背灭国的锅?

“明明天子咸戒之,赫赫宗周褒姒灭。”

        不管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到底是否真实存在,褒姒都以红颜祸水的形象在中国历史里存在了几千年。古代女子一旦被扣上祸国殃民的帽子,等到国之将灭时,就会被拉出来当出气筒。

其实中国历史上最不缺这样的例子。

几个比较著名的,像杨玉环、苏妲己、西施、貂蝉...

        而那些巾帼女英雄却少之又少。


        在封建的男权社会里,史书的书写者还是把锅推给了女人,这样更容易让他们笔下的男人留个好名声。

        鲁迅先生说过:“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会安汉,木兰从军就可以保隋;也不相信妲己亡商,西施亡吴,杨贵妃乱唐的那些古老话。我以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是决不会有这种大力量的,兴亡的责任, 都应该男的负。但向来的男性的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这真是一钱不值的没有出息的男人。”

        唐代诗人罗隐也写过《西施》:“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总之一个国家的灭亡不应该在一个女人身上找原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