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次参加编制考试,准备了十几天,虽然笔试分数比身边的很多朋友高,但是,还是没有进面试,成绩下来,我也没有很伤心,毕竟也没付出多长时间。相比那些认真准备了半年也没有盼到结果的人,我的忧伤显得有点多余。
很多朋友认为,这类编制考试往往含有运气成分,有些人准备十几天甚至比准备了大半年的人考得高。确实,对于这两种人而言,运气是存在的,但是,对于那种把书看到极致、把题做到极致的人来说,运气却荡然无存,因为这一类人结果必中。
今天和一位浙大的本科生聊天,在交流的过程中,得知他在初中暑假的时候,就习惯性地自学高中内容,到了高中,他是那种在课堂上“吃不饱”的学生,于是就自己找书看、找题做。他说现在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吃不饱”,宁愿“饿着”,也不会自己去寻找“食物”,他们缺少一种认知:初中生怎么可以看高中知识,高中生又怎么学会大学内容?
我一直认为这位同事很厉害,其实,他不过是花了很长很长时间把细微的事情做到了极致而已。
如果一个学生能够把每个知识掌握到极致,考试是不需要运气的,或者说考试过程中时时有运气。
那么如何把知识掌握到极致?重复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