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山居笔记》第二篇流放者的土地,作者从在东北的路上品尝一个西瓜开始,因为西瓜太甜了,让他不禁想起了这曾经是流放者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流放者所经历遭受的一切……
文中提到清朝一个比较有名的流放地“宁古塔”,我们在很多古装剧里都听说过这个地方,但之前并没有深究过宁古塔到底是什么地方。通过这篇文章才知道原来宁古塔在东北,是黑龙江省的宁安县。虽然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生疏,但至少知道宁古塔是哪里了,也算是历史补缺吧。
作者在文中提到去流放的人们的遭遇,简直让人毛骨悚然,看电视剧的时候都只说是流放到了某某地,但很少有再现流放的人们在流放地的生活。文中提到有些地方简直会有人吃人的现像,烧杀奸掠,无奇不有,简直就让人感觉流放就是酷刑中的酷刑,让你生不如死。来到流放地的人们都像是从天堂到了地狱,从此人生就暗无天日了,可以想象能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摧残人心智的地方活下去到自然老死的人,有多么坚强的意志力。而且很多人的流放因为其他人的珠链,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就过上了这种喊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的生活。也只能在无可奈何中选择接受。
有些意志坚定的想做点事情的人在这里尝试开辟人类的文明,但那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在如此残酷的环境下都基本被摧毁,可以想象在如此荒芜浩瀚的土地上到处都是被迫害的人,从身体到心灵,那是何等的一种悲惨苍凉。没有经历过或者说没有丰富想象力的人永远也不知道那是什么的一种生活。然而坐在皇宫内庭里的人,他们不会去管别人的死活,他们想的是怎么去维护他们的统治,怎么去让他们的宝座永远不受到威胁,然后能世世代代相传,惠及自己的子孙后代,至于别人的子孙后代他们才不会去理会。
这样一个大的政治环境背景下,说来做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也许日子还要比那些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好过点。因为他们从来也没有过什么,更不会担心会失去什么。不用担心一夜之间被流放,也不用担心犯事被珠链,日子也许苦,但因为习惯了就不会觉的太苦。反倒是那些过惯了好日子的人一夜之间被贬为奴,对他们来说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此。或者时时刻刻需要提心吊胆,寝食难安,这样的人生又有多少快乐可言。还不如那些粗茶淡饭,虽然也可能食不果腹,衣不弊体,但至少灵魂和精神上还比较自由,没有那么累。不过话又说回来,过这样日子的人,如果不是被流放的,大都没有什么精神和灵魂可言,关注的还是他们的一日三餐,衣食住行,所以在那样的时代,作为独立的个体没有谁的日子好过,只是相比较而言,但有时候又觉的不同层次的人追求不一样,也没有什么可比性。罢了,罢了。
文中最肯定也让人可歌可泣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那份情感,无论在什么年代,在什么样的社会制度下,真情都是最能触动人心,也最感人的。文中提到吴兆骞和李兼汝都是靠着朋友的帮助从流放地回来的,试想下在那样的年代要做这样的一件事要付出多么大的努力和多大的代价,就连纳兰容若也为之动容,从而答应帮吴兆骞的朋友把吴兆骞从流放地赎回来。有这样的朋友简直是千年万年修来的福分,当然这样说来吴兆骞也应该不错,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人为他倾力相助,费尽周折,甚至冒着被杀头的危险也要把他给赎回来呢。看到这里我也沉默半晌,感动的泪水早已浸湿了我的脸颊。
文章在即将结束的时候写到“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却绝不喜欢野蛮。我们能熬过苦难,却绝不赞美苦难。我们不怕迫害,却绝不肯定迫害。”这几句话让我想起常常有人说,是不是要感谢害过他们的人,要不是他们可能也不会有自己后来的好,我其实并不认同。我永远也不会感谢那些害过我的人,我只会感谢那些帮助过我给过我温暖的人。
最后还是想引用作者的一段话,把它作为这篇日志的结尾。也可以在自己日子过的艰难的时候翻出来看看,作为激励。“毫无疑问,最让人动心的是苦难中的高贵,最让人看出高贵之所以高贵的,也是这种高贵。凭着这种高贵,人们可以在生死存亡线的边缘上吟诗作赋,可以用自己的一点温暖去化开别人心头的冰雪,继而,可以用屈辱之身去点燃文明的火种。他们为了文化和文明,可以不顾物欲利益,不顾功利得失,义无反顾,一代又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