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迈向健康的教育》这本书,读到人智学大师斯坦纳提出的有关唤醒意志的部分,深有感触。
在人智学中,意志力是由Will翻译过来的。它所说的意志力似乎和我们通常所说的意志力不一样,我说不清那是一个什么概念,但是似乎与我们咬牙坚持的那种意志力不同,更有一种自然而然的,生命力本身具有的一种坚韧的,向上的力量。
斯坦纳认为,孩童的意志力量,不是被当今教育通过言语的教学,理性的教导激发的,相反情感和真实的感受才是激发行为的有效动机。所以,斯坦纳说:“情感是即将成为而尚未成为的意志。”
自然的日复一日的重复行动在孩子的情感和感受上会发生强烈的影响。比如,每天同一个问候,每天朗诵一首晨诗,都可以属于一种振奋精神的“信仰时刻”。有意识的重复行动代表着,我们要把它从一种平凡的行动变成“自主性”的行动,就必须需要意志力的投入才能达到目的。那么,我们的练习活动就是为了促使它成为意志行动。
越是无意识的重复越能培养情感,而完全有意识的重复会培养出原本的意志动力,这样果断力和决心力量会升高。
而不断的重复就像是一个有节奏的韵律,身体会达到一种舒适的状态。我想意志力的根本并不是克服身体的不舒服,与身体为敌。这样的意志力,总有身体抗不下去的时候。于是,就成了我们现实中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什么都不能长久。
真正意志力的培养,更像是在培养一种习惯。最好从简单的开始,不断地重复,直到成为一种无意识状态。这个过程中,情感和身体感受很重要。而不是仅仅被自己或他人灌输一个信念“要坚持要坚持”。
就像我现在每天晨起的打卡。不知不觉中,已经坚持200多天了。真的没有想到。这个过程,最初是一种仪式式的神圣感,每天收到一张自己喜欢的精美的卡片,每21天结束,会有一些金钱上的奖励,每天和皇上互发卡片问候早安,建立一份友情的链接,这些都让打卡变得有趣,感受上愉悦,所以,不知不觉中,就持续了下来。而这件事情的坚持,让我感受到自己的一份力量感和对自己的信任感,让我明白,我也是一个可以持续做一件事情的人,我可以改变自己虎头蛇尾的自我意向。
类似的事情,还有天黑写作团的写作,还有微社的每日觉察,还有每天的运动打卡。渐渐地,感觉自己掌控自己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这是一份自制力,也是一份意志力的体现。这样的状态,让自己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依然可以创造条件,去努力完成。
当然,读这本书,对自己更大的启发是如何引导陪伴孩子通过重复一件事情来坚持,训练她的意志力。豆上过很多课外班,都中途停止,在她的印象里,自己也是一个什么都不能坚持的孩子,遇到困难就自然地退缩放弃。究其根源,还是跟自己生活混乱,没有陪伴她养成一些规律的习惯。
意识到了,就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