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情不好的时候会去干些什么?
会买上一堆零食大口的咀嚼着,吃上它几个小时,仿佛永远不知道饥饱?去网吧熬上一整晚的夜,让眼睛发红,呆呆地看着屏幕?在KTV声嘶力竭的呐喊,把嗓子喊破用光力气?找个孤僻的地方,放声痛哭?
或者,最坏的方式,是去自杀?
电影《宵禁》里,在浴室割腕的里奇正等着死亡的到来。
然而就在这时,他接到了关系僵硬,许久不曾联系的妹妹的电话,恳求他去照顾她的孩子几个小时。
在几秒的思考过后,包扎好伤口,他便去接他的外甥女。
外甥女名叫索菲亚,一副人小鬼大的模样,并且十分霸气,一开场就怼的里奇说不出话来。
当她以为里奇用她妈妈给的钱去买毒品的时候,她带着哭腔说要回家,里奇却递给她了两本小人书,并且说没有动那些钱。
也正是看了这两本小人书之后,她一下子开始了大妈般的唠叨模式,而在交谈中,里奇说在苏菲亚还是婴儿时照顾她一不小心将她摔到了地上,为此他一个月都没有睡好觉。
索菲亚却不以为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后还跟个小仙女般似的随着音乐在保龄球馆翩翩起舞。
在把索菲亚送回他妹妹家的时候,他先是有着对曾经的自责,继而主动敞开心扉,讲述了小时候妹妹为了保护自己不惜与欺负他的人动手。
里奇含泪说到:“你的女儿真的很棒,她有一个很努力的妈妈,我意识到有些东西永不改变,你是这个世界上最棒的妹妹。”
妹妹顿时泪如雨下。
自杀者在要毁灭肉体前,精神上往往早已麻木。
他们被这个社会所谓的规则碾压,无力对抗,由此产生了因生活的不堪负重而对生命的无望。
往往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在生与死的边界中来回游荡,既有自杀的借口,也有活下去的理由。
“被需要”或许是能够留下他们的最后一个说辞,因为在想到没有寄托这个自杀理由后,人往往又不是只为了自己而活。
还有着无数的牵绊和挂念。
就像里奇一样,一通电话,就能够将他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因为他在最绝望的时刻感觉到了还有人在需要他。
我们往往会认为,活着比死亡更为艰难,因为死亡过后便了无牵挂,而只要还活着便要面对着更加无聊的人生。
可是再仔细想想,生活已经跌入低谷,再难又会有多难?抱着希望活下去,说不定还会有偶尔的惊喜。
就如同在影片的最后,里奇重回到浴缸里,再一次的等待死亡,电话再次响起,里奇慌张的拔掉了电话线,他还是没有从自责中走出来,但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是冲击了曾经,他接回了电话线,里面传来了妹妹哽咽的声音。
里奇终于完成了一场自我的救赎。
一个人活着总会有活着的理由,就算你是个废材,也总会有人愿意去喜欢你和关心你,借用《颐和园》里的一段话:无论自由相爱与否,人人死而平等,希望死亡不是你的终结,憧憬光明,就不会惧怕黑暗。
愿你心中有爱,愿你活的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