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
在中小学,几乎每个班都有几个问题学生,他们是麻烦制造者,拖班级后腿者。班主任时常感叹自己80%的时间都用在20%的问题学生身上。问题学生的教育是班主任最头疼也是最见功力的工作,它时时在考验着我们的耐心、意志及智慧。
问题学生常常以自我牺牲的方式对班级做出贡献。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
管理的目的不是打击和征服,而是教育和转化。
对问题学生,教育者必须尊重他们爱护他们,使他们像好学生一样健康成长。对问题学生如果只是一味的责备,只能让她们的问题更加突出。
面对有着严重逆反心理的学生,可以采取三条路径实施教育:
第一、积极地等待。“三十六计走为上”我认为对逆反学生的教育“等为上”。当然,这种等待不是抛弃和放弃,而是留下空间,让出余地,给学生时间反省。教师可以暂避锋芒,暗中观察,了解情况,充分准备,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第二、顺势而为。一个好教师,即使在他责备学生时,也时刻记着不能让孩子“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熄灭。
第三、改变教师自身。一位牧师给自己写了这样的墓志铭:“在我年轻的时候,我想改变整个世界,我发现做不到;后来我又想改变我的家人和朋友,我发现依然做不到;最后我决定改变我自己,我做到了。如果当初我倒过来做呢?我自己改变了,也许就可以影响到我的家人和朋友,也许就可以进而影响到这个世界。”牧师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一个道理:改变要从自己开始!
在实施批评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客观上处于权威的一方,强势的一方,而学生则处于弱势的一方,所以班主任应该换位思考,努力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
感悟:在平时的教学中,如果遇到问题学生或是棘手的问题,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切不可怒火万丈,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理智的选择。其次要换位思考,努力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