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的时代,在各类公众平台写文章的越来越多。新开的热门的成长的被封的,犹如雨后春笋争相迸发,犹如春去秋来落英缤纷,犹如舞台粉墨你方唱罢我登台,好的坏的新颖的老旧的百花齐放的良莠不齐的文章和观点层出不穷。有的博眼球,有的蹭热点,有的做营销,无数的写手迎合着大众的口味和喜好,推出一篇一篇的新鲜或回锅的鸡汤,香气四溢,似有回甘。
鸡汤称之为鸡汤,因为它味好,因为它香浓,它易下口,它易吸收。
我最初接触鸡汤,是在中学时候。记得彼时有一套书,叫做《心灵鸡汤》。
那个年代,互联网没有这么发达,信息传递没有这么迅速,自媒体还没开始出现。中学语文老师买了一套好几本,我和同学轮着借看,觉得好不有趣。小故事加上小哲理,真是清新无比。课堂上老师偶尔也会引用一下《心灵鸡汤》里的故事,告诉我们可以作为考试作文里面的素材。那个时候,鸡汤还没有变黑,那时的鸡汤还比较正经。
回忆起大学时代,我的一位同班同学来自江西赣州某山区,写得一手好文章。在文史类专业优势见长的院校,大二时的全校现场限时作文大赛,他以一篇《父爱如山》秒杀文学院的才子佳人们获得了第一名。我问他高中时都看些什么书,练就了如此好笔杆。他说我家穷,没买过什么书,我就仔细研读了《心灵鸡汤》一套三辑。当时我很惭愧,因为这书我也看过,但是我的文笔却还是一如既往的一塌糊涂。中学语文老师没有骗我,只是我没有把鸡汤当回事。所以说,那时候的鸡汤,还是有些疗效的。
鸡汤从什么时候开始腐化生毒,我竟恍惚不知。一晃这些许年过去,猛然发现鸡汤似乎已经成了一个贬义词。
在这互联网、新媒体、自媒体成为多数人信息获取渠道、碎片化阅读占据多数人时间的时代,短平快、图文并茂、容易引起共鸣的鸡汤体文章迅速火热,赢得一票受众。
回想起近年来流行的爆红的毒鸡汤们,仔细分析其实不难发现:有些看似深刻,实际上毫无意义;有的用事实的一个方面误导读者,讲的并非真相全部;有的用一些杜撰的低级的造作的事例创造趣味性以博取眼球;有的成功案例逻辑不通或者有的文章不管逻辑甚至反逻辑却以华丽辞藻掩饰;有的偷换概念或者断章取义却把所谓的道理说得冠冕堂皇,而许多的无知少男少女却捧着奉若至宝。
典型的鸡汤,比如说《阅读5分钟,可能改变你一生!》《人生幸福的25条秘诀》《人生不得不学的20句箴言》,这或许属于“哲理型”;还有诸如《驾驭男人绝招》《拒绝做个傻女人》《这样的男人才值得嫁》等,或许宜归入“情感型”。再举个栗子,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去公司求职,老板说千万别去推公司里的哪一扇门。老板也没解释为什么,说自己有点事情稍后回来,就把一群应聘的人晾那儿走了。然后那个年轻人去把门打开了,里面一张纸条:你被录用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拘泥于条条框框,要敢于尝试。第二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受托帮一个老人看箱子,老人说不能打开,也没说理由,老人离开后年轻人就老老实实没打开。老人回来看到箱子没有打开就夸年轻人是一个好青年,给他几百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诚信。二者存于同一系列鸡汤书中。
说到这些,又不由得想起杨绛先生的百岁感言,当年在朋友圈广泛转发甚至有刷屏之态势。而读过杨先生的书就知道,其实那些所谓的“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之类根本就不是先生所写。类似的还有被人杜撰的莫言的马云的各类“名言”。
鸡汤如此风靡,哪些人爱鸡汤?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那些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励志鸡汤文的人通常表现出较低的智力及认知能力。我并不完全认同,我以为,爱喝鸡汤者,往往是经历或眼界尚浅的人,尚未形成自己完整的价值体系;或者进取心比较弱的人,借助于鸡汤麻痹自己形成幻象;也可能是情绪化较高的人,需要正能量驱使焦虑和郁闷。越是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越容易会被毒鸡汤所蛊惑,越容易被各种观点左右得东倒西歪,越容易陷入肤浅而并无意义的道理中无法自拔。
对鸡汤的辨别,与智商有关系,但无绝对关系,更与价值体系和思考能力有关系。
所以,不管是鸡汤还是反鸡汤,不管是正经鸡汤还是有毒鸡汤,需要自己有足够的判别力才能不被误导。而此应是建立在大量的阅读、丰富的阅历和认真的思考基础之上。
鸡汤或砒霜,不是不可视,不是不可摸,而是你最好是辨识了是否有毒再继续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