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背被什么戳了一下,苏小澈懒懒地回头,看见陆皓宸递来一张小纸条。
她一直有喜欢的人,一直把我当备胎,我累了,也只把她当朋友。
为什么要跟我解释?苏小澈看着陆皓宸鬼画符似的字,愣了。很想回复他一句:唐菲菲是我最好的朋友。却犹豫再三,下不了笔。
一想到菲菲,还是会心痛。不敢想。他大概还不知道。
不知道,比知道好。
陆皓宸却又递来一张小纸条:
不舒服的话,请假吧,别忍着。
苏小澈回头看了一眼,正撞上他眼里的一丝慌乱。
陆皓宸长得一般,却喜欢穿白衬衫,浅色裤子。于是整个人显得很干净的样子。他和易潇,是完全不同的类型。易潇是运动型的大男生,有些深沉,有些文艺。他只是个书呆子,有些小聪明,有些花花肠子。
苏小澈必须承认,陆皓宸在某些方面是真的很聪明,比如她最不擅长的文综。他总能考到全班前几名,和秦以墨、褚卫东杀得难舍难分,并称“文综三剑客”。
所以,不知不觉地,苏小澈不会做的题目,都是陆皓宸来讲了。讲题的小纸条,在苏小澈的抽屉里越攒越多。
江心秋的眉头,也拧得越来越深。
最先沉不住气的,却是程可文。程可文想了想,又想了想,终于写了小纸条给苏小澈:“你知道情人节陆皓宸才给谁送过花吗?”
苏小澈想了想,那时候还没换座位,离得远,不知道。
程可文又写:“是谁不重要,关键是,他特别高调地送了玫瑰花,把人家弄得很尴尬,然后就说了他一句,你怎么这么恶心。”
苏小澈:“我操?”
程可文:“嗯,高潮是,他因为这句话哭了,哭了,哭了……他竟然哭了!我真是活见鬼了,大男人哭什么哭,再说本来就是他不对,那么高调,想过人家的感受吗?这才过去几天,又来招惹你,你可千万要稳住。”
苏小澈:“好吧,我知道了,我能稳住,你放心。”
程可文:“我真是希望你的易潇赶紧回来。”
苏小澈看着小纸条,苦笑。然后收起来,也放进抽屉里的那个小盒子里。
该说的都说了,程可文也就安心了。其实她不讨厌陆皓宸,尤其是这段时间坐下来,她惊奇地发现,作为同学,作为后方,作为小老师,作为(反拓跋涛的)革命战友,陆皓宸不仅合格,而且超标。
文综考纲发下来是散装的,要自己一张张裁成两半,再把厚厚一沓装订起来。劳技作业都没这么费时费力。就在花朵们手忙脚乱的时候,陆皓宸一夫当关,把前排的都拿了过来,一下午全做好了,手工活是让处女座的苏小澈都挑不出刺的完美。程可文当然也妥妥地成了迷妹。唯独在感情方面,她不看好陆皓宸而已。
唐菲菲也评价过他,苏小澈没忘,只是现在有切身体会了。他的文综加上苏小澈的语数外,就是稳上清华、北大的成绩。可惜他的语数外连360都考不到,总排名也就吊在三十多名了。
苏小澈吊在四十多名,还没死心,还想冲一冲复旦、人大。可他不。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中央财经大学的金融系——分数线低,专业热门,先入党再考公务员,回来进个税务局什么的,喝茶水看报纸,这辈子就过去了。
这样的人生,苏小澈听着就害怕。他却知足常乐。所以他会花一下午来打磨文综考纲,别人就没有这个闲心。他还画了个教室地形图,给门窗走廊都标上了大学的名字,而且分了档次——
临街的窗子,上层是哈佛、牛津、剑桥,下层是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因为一开窗就摔死了,无法翻越。意思是没人能考上。
前门的天窗,也够窄的,只够一个人钻过去。肯定是清华、北大。
靠走廊的窗子,那就太好翻了。上层是人大、复旦、浙大,下层是南大、武大、华科。
还剩一个前门是湖北大学。一个后门是龙门大学。走廊是龙门学院。
那龙门职业技术学院?不好意思,太差了,只能在讲台下面了。
这张图让前后三排足足笑了一个小自习。幸好文综考试临时取消了,大家笑完了也没什么负罪感,想到理科那边理综考试照常进行,又很不厚道地笑了一波。
陆皓宸却正色道:“都不要笑了!考一次少一次了!还不珍惜!我们又失去了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
大家都很奇怪:你丫是不是拿错剧本了,这不是拓跋涛的台词吗?
陆皓宸这才把话说完:“……证明自己是傻逼的机会!”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不是个鬼!
清明节又是周六。和去年一样,周日放了月假。杨芊语约了苏小澈,去郊区的墓地看望唐菲菲。
两人一路无话。还是杨芊语提议,再回到鼓楼麦当劳坐坐。
苏小澈没什么心情。杨芊语却说,还有一件事。
原来,他们在一中的一个初中同学,也是还有两个月就要高考的陈乐天,得了白血病。和他要好的几个初中同学知道以后,就自发串联起来,去各个高中找到初中校友,呼吁大家捐钱。杨芊语就是一中的负责人之一。
苏小澈又一次被深深地震撼了。白血病这种狗血剧情,竟然真的发生在了自己认识的人身上。苏小澈和陈乐天没说过几句话,但记得他是个很爱笑的大男孩,白白净净的戴副眼镜,笑起来很阳光,就像他的名字。为什么会这样?
“所以你是希望我来负责二中这边的捐款吗?”苏小澈试探着问。
“是的,这是捐款倡议书,具体情况都写在上面了。我们之前都是私下传阅,只找初中校友,不想惊动太多人,但现在看来好像不够。你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杨芊语一筹莫展。
“只找初中校友肯定不够,而且……”苏小澈想到二中近乎变态的管理。串班被抓的后果,还是很严重的。“这些先给我吧,我来想办法。”
“好。”杨芊语重重地握住了苏小澈的手。“小澈,二中就拜托你了。”
苏小澈看着杨芊语清澈的眼睛,点了点头。
苏小澈回到家,先把这件事告诉了父母,想问问有什么好办法。不料湘夫人听完,第一反应是:“会不会耽误你学习?”
学你妹呀!人命关天了,你还怕耽误学习,这么冷血的话你也说得出来?苏小澈气得直蹦高。
“你妈不会说话,我教训她。但你也要理解家长的心情,救人确实重要,但你这么私下活动,肯定是不行的,得想个既不耽误太多精力,又能募集到很多捐款的方法。”西先生说。
“所以我这不是来问你们了吗?”苏小澈闷声道。
“你有什么想法?说出来我们先听听。”湘夫人道。
“我当然是想把这个倡议书贴在学校里啊,如果学校能呼吁一下就更好了。但是不知道老师啊,年级组长啊,会不会反对,中间环节太多了,万一到不了校长那,都是白费力气。”
“嗯,我们也赞成这种方式,但是跟校长谈判需要有技巧,更需要时间。能不能找一个已经保送的同学来做这件事?这样对你影响会小一点。”西先生难得这么和气地说话。
这……苏小澈还没来得及细想,湘夫人就想到了:“你那个叫什么来着,那个梁同学,不是已经保送了吗?他又是你一个初中的,人又好,现在他时间最多了,你有没有找过他?”
“还没有。”
“对嘛,有这么一个合适的人选,为什么不用呢?”西先生松了口气。
“好久没联系了,一时半会没想到他。找他是可以的,但我不能把事全推他身上,不然我不就成了推卸责任了吗?我还是要继续参与的。”苏小澈坚定地说。
“你先别跳,没人不让你继续参与,只是请他来主导,由他去和校长谈,你就负责配合,具体分工你们自己商量,我们就不管了。”西先生耐心地解释。
苏小澈也松了口气。还好,父母不是冷血动物,不然自己真要怀疑人生了。“这方法可以,但是,我还有个问题:这事算新闻线索吗?能上你们报纸吗?”
西先生一拍大腿!他干了十几年的记者,怎么把这茬给忘了。“能!这事太好了,现在新闻动不动就说90后非主流,自私,没一句好话,你们这个事正好是个正面例子,很有意义!而且还是一中二中合作的,乖乖,别看这两个学校平时你死我活的,真有事的时候,学生都知道团结友爱,什么叫优秀,这就叫优秀!你放心去办,我现在就给记者打电话,让记者陪梁同学一起去谈!”
苏小澈吃惊地看着西先生。好久都没见过西先生这样意气风发了。这几年见得最多的,就是西先生的抱怨:领导各种外行,记者各种关系户,广告各种三俗,这新闻没法做了。
也正因为西先生的一身正气,苏小澈问出这个问题时,心里还有些打鼓,不知道这算不算“走后门”?没想到西先生一言为定。大概是因为这确实是件大好事。
但苏小澈还是不放心:“重点是捐款,捐款,不要搞错了,不要拼命吹我们,救人要紧!”
西先生喜不自胜:“是是,你说得很对,你真是个好孩子,我跟你妈都以你为荣!”
苏小澈吓得赶紧上网去找梁子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