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观,微观,宏观三个段位来判断是否是一个产品高手。不同的单位决定了产品高手不同的能力水平。
01中观套路学习招数
用户画像痒点和痛点,整体的流程图,用户体验地图和服务蓝图,都属于套路,都属于微观层次。
要想学习套路,大的公司是学习套路的最好地方。因为大公司经过长时间的迭代发展,已经拥有了一套完整的培养人的套路。
套路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套路可以节约我们的时间,提高工作的效率,减少出错的可能。当我们进入一个陌生的行业,学习套路是我们在这个行业生存的前提。
套路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对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更是如此,如果不会套路很难在一个行业生存。因此,在找工作时,最好的办法是到大公司寻得一席之地,并学习套路。
但是,套路也有自身的缺陷,会将我们深深的进行角色化,并作为系统的一个角色,习惯在系统内生存。这一点不仅仅是在公司企业内存在,在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这种情况更加的明显。
这是为什么很多的公务员在体制内一干就干一辈子,很少有勇气跳出来,因为被套路深深的角色化,习惯了系统内的角色,难以自拔。
靠套路终究难以成为高手。
习惯了靠套路,所有的一切事情,统筹资源分配工作,展开工作,都按照既定的套路即可,个人施展的空间非常狭小。
但是,如果面向整个市场的竞争和用户的分流,单纯的靠套路是难以生存的。
因为一切都处在变化之中,每时每刻都要面临每一个细节的取舍,没有人知道是对是错,没有人告诉我们是对是错,一切都处在混沌状态,一个微小的决策可能决定着公司的发展,甚至生死。
02微观体感成为高手
要想成为自我决策的高手,作为产品经理,就需要培养第二个竞争维度微观体感。
微观体感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逐步叠加起来,形成了自己的产品,就是我们期待的样子。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做出的每一个细小选择,靠的就是微观体感,是我们内心真实感觉的每一个微小的瞬间。
这就好比我们经常提到的每个人拥有的第六感觉,虽然有时候用语言难以表达,但是,就觉得哪里不对,这就是微观体感。
微观体感并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建立在长期的洞察,体验,察觉之上的。
作为产品而言,只能被动的接受选择,用户为何不喜欢产品,甚至放弃产品,自己毫无能力去察觉用户体验的,更不可能把握机会。
日本的纪录片《寿司之神》小野二郎教授徒弟,首先从学宁毛巾开始,然后才能够用刀料理鱼,十年之后才能够煎鸡蛋。
花费如此漫长的时间,去锻炼在常人看来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事情,甚至简直不可理解,其目的就是在不断的锻炼之中,培养微观的体感。
如果煎了200个鸡蛋,都是认为失败品,又经过长时间训练的人才能够达到。作为常人又怎能够发现它们之间的微妙差别,这靠的是精准的微观体感。
刻意练习1万个小时,不一定能够成为天才,但是刻意练习是成为天才的必由之路。
天才与普通人刻意练习1万小时,侧重点是完全不同的,天才把大量的时间建立细微的微观体感,体验身体的真实感觉,并在一瞬间凭借微观提高,判断产品的好恶。
这一点在发烧友身上体现的最为明显,发烧友对某一物品项目的钟爱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常人。当然,这种微观体感是长期不断训练的结果,凭借自身的微观体感能够非常迅速的洞察到产品之间的微妙差别。
拥有了微观体感和中端套路,就已经成为一个产品的好手。
03宏观能力打胜大仗
宏观能力指的是点线面体,创新模式。
拥有了微观体感和中观套路,已经可以把产品做得非常好,但是,要想大成,必须拥有宏观的能力。
宏观能力,是对自己产品的准确定位,是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准确判断,并在产品的不断迭代之中引进新要素,成为新物种,发现新的价值网络,不断的迭代升级,甚至打破原有的价值网,并依托新的价值网,实现产品的不断跃升。
在很多同类竞争产品之中,从微观体感和中观套路来讲,自己的产品与同类竞品并无太大的差别,别人的产品之所以脱颖而出,就是因为具备了宏观能力。
定位相似,体验相似的产品,靠简单的优化用户体验,是无法取得最终胜利,终结战争。打仗拼的胜负,靠的是宏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