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无感。
贴一下我对那句口号「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的观感:
有个故事说一个东方人和一个西方人同时见到一道壮丽的瀑布。东方人看到的是: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水看似柔弱却有着惊人的力量;西方人看到的是:(重力)势能。我从我那可怜的物理、地理知识里知道,潮汐现象产生于太阳、月亮与地球的引力,既然如此,谁能改变潮水的方向?要真想改变,恐怕得挪动日月地的位置,或是改变它们的公转自转,这一代人里也许埃隆·马斯克可以吧?但他应该不会无聊到破坏太阳月亮地球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我特别不理解有些人想去改变潮水的方向?要说水脏了,加点东西沉淀一下,或者用过滤网过滤一下,都很有意义。可这好端端的,改变潮水方向干嘛?就因为听起来文艺,激动人心?
我没看过多少新世相的文章,尤其是近一年,很早之前我倒是看过一些,毕竟这样的大号名声在外,总得了解了解嘛,看了后,不感冒,弃之。
这种事很常见,一帮人喜欢的要死要活的,另一些人看到后也许可能只会不咸不淡地说一句:这什么玩意儿?还有像受无数人喜欢的节目《晓说》《晓松奇谈》,我一集都没看完,真是看不下去,就跟让我吃西蓝花或花椰菜一样,我是个胃口极好的人,却有两样忌口的东西——西蓝花、花椰菜,蚂蚁大的一点大都咽不下去,看高晓松的节目就跟吃西蓝花或花椰菜似的,听他的声音,我滴妈饶了我吧,看他的脸,我的老天爷啊您就收了神通吧,您的鬼斧神工我见识过了,真服。不过我爱用高晓松的表情包,有的人长得好看,看几眼也就没啥感觉了,就是张脸嘛,可高那张脸,越看越耐看,你就在想老天爷到底跟他有什么过节呢?我就爱用他的表情包,喜欢别人也能通过观看表情包来浮想联翩。我虽然不喜欢高,但我朋友圈好像有一大帮人粉他,前几天在转什么《(记不清)的世界里,幸亏还有高晓松》。
补充一下,我不喜欢高更深的原因,和褚明宇、罗永浩类似,黄章晋好像也差不多。
说回新世相,我知道我的一些朋友很喜欢它,阅读分享新世相的文章,积极参与新世相的活动,乐在其中,蛮好的。有阵子,新世相策划了一些轰动朋友圈的活动,比如:逃离北上广,地铁丢书等等,影响力很大,我还在一个群里把昵称改成了新世相公号拥有者的名字「张伟」,他们一提到张伟,我就冒出来:咋又说我了呢?
对于那场著名的「地铁丢书」活动,我还曾经写过了几句评论,今天看了一下,修改了些,如下:
罕见的11点前睡着,毫无意外的2点左右醒来。趁着醒的空儿,写点对新世相「地铁丢书」的评论。那些「抄袭论」、「给甲方展示我会搞事论」特别没意思,不值一提。我是一个爱阅读的人,注意是爱阅读不是爱读书。无论是阅读还是读书,都会让人将其与求知联系起来。
几千年来,纸质书籍承载知识将其一步一步传递给后世,在人类文明薪火相传中,居功至伟。然而,时代变了,纸质书籍不再是知识最优先、最重要的载体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最先以文件报告形式出现,等到有人把他们整理成书,书籍上的知识已经滞后,再考虑到这些研究领域领先的多是欧美,这些作品又由出版社引进并翻译成中文再出版,又是一段漫长的过程。举个简单的例子,「左脑负责逻辑推理,右脑负责创造力」这类早已过时的脑科学研究结论依然根植在很多人的脑子里。除了这些科学研究,其他作品,如漫画、散文随笔、非虚构类报道等等,多会以电子版的形式优先发布于网络。在这个时代,纸质书籍在保持知识内容新鲜度上已经落后了。作为内容的载体,电子设备轻便,检索功能强大,优势明显。不过,因为还有很多人的思维停留在「阅读纸书才叫阅读」以及「地铁里手捧纸质书要比低头看手机有逼格」的阶段,在地铁手捧纸书阅读依旧大有人在。记忆,特别是人类整体的记忆这种东西有三大功用:消费、摆谱、反思,忽略反思的前两者带来的一大现象是「古风崇拜」,有很多人觉得油墨纸香多好啊,我说你咋弄点竹简、龟壳看呢?对于文字来说,明明有了更高级的载体,却止步不前。
论及纸书、电子书,也有一些特例,比如「读库」的书,不看纸质书还有的看么。
因为我的认知如此,并且以我今年到今天为止的阅读情况来看,总数60本左右,纸质书5本左右,纸质书比例不到10%(16年全年数据类似,85本左右,纸书不到8本)。所以我不认为「地铁丢书」这件事有什么意义,如果乘客们对座位上的书不屑一顾、不以为然,无可指摘。以上海为例,多条地铁已经覆盖WiFi,手机使用起来很方便,手机上的阅读应用(微信读书、多看、掌阅、豆瓣阅读、网易云阅读、京东、QQ阅读……海了去了),内容(包括聚合类)应用多了去了,又那么方便,为什么还要去翻纸质书那劳什子。我不是目标用户,但也许有大量的人需要,我也能理解。
这段论述也可以看出我对新世相无感。